【醫學百科●照海】
拼音
zhàohǎi
英文參考
ki6;chaohai概述照海,經穴名。
出《針灸甲乙經》。
別名陰蹻。
屬足少陰腎經。
八脈交會穴之一。
通陰蹻。
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本干,及脛后動、靜脈。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陰挺,陰癢,尿頻尿閉,咽喉干痛,腳氣紅腫,失眠,癲癇等。
直刺0.3-0.5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定位
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內踝正下緣之凹陷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后肌腱。
皮膚由隱神經的小腿內側支分布。
在小腿深筋膜的下面,內踝的周圍,由內踝前后動脈、跗內側動脈、跟內側支和足底內側動脈的分支組成內踝網,營養內踝周圍的結構。
后下方為脛后動、靜脈。
分布著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為脛神經本干。
特異性
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陰蹻脈。
功用
滋陰清熱,調經止痛。
主治病癥
1.五官科系統疾病:急性扁桃體炎,慢性咽喉炎;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癔病,癲癇,失眠;
3.婦產科系統疾病:子宮脫垂,月經不調;
4.其它:便秘。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整個踝部。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配伍
配合谷、列缺,有滋陰清熱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
配中極、三陰交,有調經活血止帶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
文獻摘要
《大成》:潔古曰:癇病夜發灸陰蹻,照海穴也。
《通玄指要賦》:四肢之懈惰,憑照海以消除。
《靈光賦》:陰陽兩蹻和三里,諸穴一般治腳氣。
《標幽賦》:陰蹻、陽維而下胎衣。
研究進展
失眠針照海、申脈,調理陰陽脈,治療52例失眠癥,有良好效果。
肋間神經痛針照海1~1.5寸,用瀉法,有較好效果。
癃閉照海配曲骨,先針照海,后針曲骨,以患者有尿意為佳,虛寒者配腎俞、膀胱俞,出針后令患者排尿。
亦有以照海、腎俞、三陰交,中極透關元治療尿閉。
足內翻照海配交信、公孫、蠡溝、陽陵泉,治療中風偏癱足內翻30例,有較好療效。
咽喉腫痛以照海為主,治療急慢性扁桃體炎、咽炎、鼻咽管炎,有很好療效。
對腎泌尿功能的調節據報道觀察健康人,空腹飲水后3小時內,針刺組與對照組平均排尿量、針刺組較對照組增加19%。
腎炎針刺照海、太溪,可使動脈壓降低,尿量的減少,酚紅排出量增加。
引用:http://big5.wiki8.com/zhaohai_5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