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假性癡呆】
拼音
jiǎxìngchīdāi
概述
這類“癡呆”大都是伴隨意識障礙而出現的暫時性腦機能障礙,并非真正的智能缺損,它常突然發生,也可突然消失,一般維持時間較短。
表現智能缺損的程度不如癡呆嚴重,且智能障礙不一致,如患者對簡單問題不能正確回答,但對復雜的問題反而可正確回答。
多系強烈的精神創傷而產生。
其智能障礙通過適當的治療和處理,在短期內可以完全恢復正常。
發作時患者遺忘大部分生活經歷,不知道自己年齡及姓名,叫不出周圍親戚及事物的名稱,也算不出簡單的數字來;
表現安靜、遲鈍及淡漠。
患者可完全恢復正常。
臨床表現
1.癔病性假性癡呆:癔癥及反應性精神障礙多出現此種現象。
發作時患者遺忘大部分生活經歷,不知道自己年齡及姓名,叫不出周圍親戚及事物的名稱,也算不出簡單的數字來;
表現安靜、遲鈍及淡漠。
患者可完全恢復正常。
2.剛塞爾綜合征:多見于拘禁性精神障礙及癔癥。
患者伴有意識模糊;
回答問題荒謬,如2+2=15、人有三只眼睛等;
不能區別左右,不能覺察自己活中的嚴重矛盾;
生活能自理,并能處理一些較復雜的問題,因而常給人一種故意做作或開玩笑的印象。
可伴有興奮或木僵。
它的特點是對所提出的問題能夠領會,而作出的反應經常是近似而不準確的。
3.童樣癡呆:多見于癔癥。
其實為意識改變而非真正的智能缺損,通常在精神因素下突然產生,“癡呆”亦可突然消失。
智能缺損似乎特別嚴重,對簡單問題也不能正常回答,能理解問題的性質,但回答荒謬,給人故意做作的印象,對各種問題的回答往往接近于正確答案,近似而不準確,有時患者精神活動回到童年時代,帶有明顯的稚氣。
病因病理病機
有人認為良好的感覺與運動機能、良好的注意力、記憶力、豐富的儲備等,都是智力的預備條件或基礎,而這些必須在意識清晰下,即在大腦網狀結構維持皮層張力的背景上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
而一部分人在精神因素影響下,出現了不同的意識障礙,也即抑制了網狀結構的上行激活系統,使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而皮層下出現脫抑制。
若大腦皮層的抑制間皮質下部位擴張,可產生深部抑制狀態,這就使其感知覺遲鈍,感覺閾值增高,注意難于集中,思維遲緩,記憶力差,情感淡漠,定向力差等癥狀。
鑒別診斷癔癥患者可有癔癥性假癡呆,童樣癡呆及Ganser綜合征,臨床特征為患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發生的類似癡呆的狀態,記憶力喪失,回答錯誤,連日常生活諸如穿衣著褲也是錯誤百出,即給人以智能有嚴重損害的印象,或表現言語和舉止象個稚氣十足的幼兒,見人則稱呼“叔叔”、“伯伯”、“阿姨”。
或表現在回答問題時給予近似回答,如“人有三只腳”、“2 2=5”之類,提示患者是知道正確的回答的,這種情況維持時間較短,經治療或精神因素去除后癥狀很快消失。
反應性精神障礙患者在遭到強烈的精神刺激后立即發病,表現有明顯的意識障礙與狹窄,不能正確感知周圍事物,對時間、地點或人物定向發生障礙,理解困難,同時常伴有表情迷惑與注意力的渙散,言語凌亂,不連貫,使人難以理解,其精神癥狀的內容多與精神因素引起的情緒體驗有一定的聯系,當精神因素解除后癥狀很快消失。
拘禁反應雙稱監獄精神病。
患者在拘禁情況下,表現回答問題的方式及其行為具有荒謬特征,給人以嚴重癡呆的印象,例如患者答不出自己的姓名、年齡,不知有幾只手、幾個手指,分不清早和晚、左和右、白天黑夜。
有時叫錯或叫不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表情呆板,但當拘禁情況解除后,患者一切表現正常。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axingchidai_21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