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足太陰脾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7 07:5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7 08:15 編輯

醫學百科●足太陰脾經

 

拼音

 

zútàiyīnpíjīng

 

英文參考

 

SP;spleenmeridian;SpleenChannelofFoot-Taiyin

 

概述

 

足太陰脾經共有21個穴位。

 

11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內側面,10個穴位分布在側胸腹部。

 

首穴隱白,末穴大包,原穴為太白穴,絡穴為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

 

是陰氣最盛的經絡,所有本經絡穴善于對里寒里虛發揮效用。

 

本經腧穴可治療脾、胃等消化系統病癥。

 

例如胃脘痛、惡心嘔吐、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及下肢內側腫痛、厥冷等。

 

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

 

經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外側趾甲角后之隱白穴(井穴),往后側緣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經足大趾側后方之公孫穴(療穴),而行至足內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經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陰交(療穴),三陰交上三寸為漏谷穴,上循膝內側有一高而凸起脛骨內側髁凹陷處為陰陵泉(合穴),膝臏上內廉為血海穴(療穴),上至大腿內側箕門穴。

 

再上行經腹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去腹中行旁開三寸半是沖門穴,再上行經府舍、腹結至乳頭直下與臍平之大橫穴(療穴),從腹哀穴上行三寸,離胸中線旁六寸(第五肋間)之食竇穴,上行第四肋間之天溪穴,上行第三肋間之胸鄉穴,上行胸外緣至二肋間,離胸正中線六寸之同榮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線處之大包穴。

 

足太陰脾經經筋圖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徑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本經穴]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極(任脈)。

 

【語譯】足太陰脾經:①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后(太白、公孫),②上向內踝前邊(商丘),③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后(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④上膝骨內側前邊(血海、箕門),⑤進入腹部(沖門、府舍、腹結、大橫;

 

會中極、關元),⑥屬于脾,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⑦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

 

會中府),⑧連舌根,散布舌下。

 

腹部支脈:⑨從胃部分出,上過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脾之大絡:穴名大包,位在淵液下三寸,分布于胸脅。

 

《脈書·十一脈》[足臂本]足泰陰脈:出大指內廉骨際,出內踝上廉,循胻內廉,□膝內廉,出股內廉。

 

[陰陽本]大(太)陰脈:是胃脈(也)。

 

被胃,下出魚股之陰下廉,腨上廉,出內踝之上廉。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線:起于大趾之端上膝股入腹屬脾絡胃上挾咽連舌本,散舌下足太陰脾經經別循行路徑圖

 

足太陰脾經病候

 

患足太陰脾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胃腸疾病為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強硬、食后嘔吐、胃痛、腹脹、噯氣、便后或屁后腹中寬舒、身體粗重、面目身發黃、強迫久立則股膝內側腫脹。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重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欠)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

 

【語譯】本經異常就表現為下列病癥: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輕松,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穴主治“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癥: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瀉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氣不暢,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脾大絡病癥:實證,渾身酸痛;

 

虛證,百節松馳軟弱。

 

《脈書·十一脈》[足臂本]其病:病足大指廢,內廉痛,股內痛,腹痛,腹脹,復□,不嗜食,善噫,心□,善肘()。

 

諸病此物者,皆灸足泰陰脈。

 

[陰陽本]是動則病:上當走心,使腹脹,善噫,食欲歐(嘔),得后與氣則快然衰。

 

是鉅陰脈主治其所產病:獨心煩,死;

 

心痛與腹脹,死;

 

不能食,不能臥,強吹(欠),三者同則死;

 

溏泄,死;

 

水與閉同則死;

 

為十病。

 

經文互參

 

《靈樞·本神》: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有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按:本篇分述五臟所藏及其虛實見癥。)《靈樞·五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皆調于三里(按:此篇論邪在五臟,脾胃合一,文已見前。)《靈樞·脹論》:脾脹者,善噦,四肢煩,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按:此篇論五臟六腑脹。)《素問·刺熱》: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

 

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刺足太陰、陽明。

 

(按:此篇論五臟熱及治法。)《素問·熱論》:傷寒……四日,太陰受之。

 

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干。

 

(按:此篇論六經熱病。)《素問·刺瘧》: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

 

(按:此篇論足六經及五臟瘧。)《素問·風論》: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

 

診在鼻上,其色黃。

 

(按:此篇論五臟風證。)《素問·藏氣法時》: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按:此篇論五臟病虛實。)《素問·厥論》: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后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

 

(按:此篇論手足六經厥及厥逆。)《靈樞·經脈》: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者,則肉先死。

 

(按:此篇論各陰陽經氣絕見癥。)《靈樞·終始》: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頭焦而終矣。

 

(此篇論六經終,應手足上下合參。

 

主治對比

 

“*”見于《外臺》;

 

“大”見于《大成》。

 

本表據《針灸甲乙經》而列。

 

本經是動病中有“舌本強”,所生病中有“舌本痛”,兩者相合,僅見于《大成》商丘主治癥。

 

舌本強,原意當是指吞咽不利,故其后接“食則嘔”等。

 

“食不下”在主治癥中只有“不欲食”、“不嗜食”、“食不化”,意思相當。

 

“胃脘痛”、“心下急痛”,意指胃痛、心口痛,主治癥中只有心痛、腹中痛、腹痛等,公孫則主其絡病“腸中切痛”。

 

原文“腹脹、善噫……”都是形容腹部氣脹,喜噯氣等癥,主治中只有腹脹、腹滿、氣脹等,《大成》等書記載較廣。

 

“溏、瘕、泄”,《難經》載有“大瘕泄”,楊玄操注為“少腹有結而又下利”。

 

由消化不良而見嘔吐、溏泄,是本經主治的重點。

 

“水閉”可解釋為小便不利,“淋”、“癃”可屬之。

 

原文“黃疸”不見于主治中,商丘穴主“溺黃”,至《大成》才記有“黃疸”,是符合其治理的。

 

“強欠,膝內痛”,見于漏谷主治癥,可知原作“強立”者字誤。

 

引用:http://big5.wiki8.com/zutaiyinpijing_10142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0 22: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