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頸外靜脈穿刺置管輸液術】
拼音
jǐngwàijìngmàichuāncìzhìguǎnshūyèshù
操作名稱頸外靜脈穿刺置管輸液術
用品及準備1、靜脈穿刺包帶內芯穿刺針2枚(16號、12號,長度5-6cm),靜脈插管2根(與穿刺針內經粗細相同),平頭針2枚、洞巾1塊,小紗布1塊,紗布數塊,彎盤,無菌手套2副,空針2副(5ml,10ml),小彎刀1把。
2、其他利多卡因10ml1支、生理鹽水10ml,寬膠布(4cm×4cm),注射盤,靜脈輸液裝置及備用液體。
方法及內容1、備齊用物至患者處,做好解釋工作。
掛好備用液體。
去床頭架。
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對側,肩下墊薄枕,使頭低肩高,充分暴露頸外靜脈。
選擇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聯線上1/3處為穿刺點。
2、常規消毒皮膚,打開靜脈穿刺包,帶手套,鋪洞巾。
術者立于床頭,取5ml注射器,由助手配合抽取利多卡因4-5ml,在穿刺點上行局部麻醉。
3、用另一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沖洗硅膠管、接硅膠管的針頭、平頭針。
抽10ml生理鹽水,排氣備用。
4、視靜脈粗細取相應穿刺針,左手拇指繃緊穿刺點上方皮膚,右手持針,助手以手指按在頸靜脈三角處,使靜脈充盈。
5、針頭與皮膚呈45°角進入皮下(必要時用小彎刀尖端刺破皮膚穿刺針入皮下),沿血管方向插入靜脈,見回血,立即抽出穿刺針內芯,左手拇指用紗布堵住針孔,右手快速取靜脈插管送入針孔內10cm左右,一邊抽血一邊慢慢注入生理鹽水,觀察導管是否在血管內,同時防止血液在導管內凝固,當確定導管確在血管內,檢查無誤,接平頭針頭,接備用液體。
6、用小紗布覆蓋在穿刺點上,再取寬膠布固定在小紗布上,靜脈插管與輸液管接頭處以無菌紗布包扎,并用膠布固定在頜下,清理用物。
7、停止輸液時,拔出硅膠管,用乙醇棉球消毒穿刺口,蓋一無菌小紗布。
注意事項1、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每天更換輸液導管。
靜脈推藥時,應常規消毒導管接頭。
2、每天更換穿刺點敷料,常規消毒穿刺點,觀察局部有無紅腫。
一般導管保留4-7d。
3、若頸外靜脈插管插入過深,則較難通過鎖骨下靜脈與頸外靜脈匯合角處,此時可牽拉頸外靜脈使匯合角變直,若仍不能通過則應停止送入導管,并輕輕退出少許,在此固定輸液,防止盲目插入,導管在血管內打折。
如導管質硬,可能會刺破血管發生意外。
4、根據病情密切觀察輸液速度,不可隨意打開調節器,使液體輸入失控。
5、當暫停輸液時可用0.5%肝素2ml封管,防止血液凝集在管腔內。
若已經發生凝血,應先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塊,再注入藥液,若血塊抽不出時,應邊抽邊拔管,切忌凝血塊推入血管內。
6、局部出現腫脹或漏水,可能硅膠管已脫出靜脈,應立即拔管。
并剪下一段硅管送培養及做藥敏試驗。
7、氣管切開處嚴重感染,不應做此插管。
引用:http://big5.wiki8.com/jingwaijin ... uanshuyeshu_101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