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回族醫藥】
拼音
huízúyīyào
回族醫藥的歷史
回族醫藥又稱回回醫學,由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孕育而生,最早可追溯到西漢,張騫、甘英先后出使西域,其發展與興盛則始于唐。
在唐代不僅有香藥輸入中國,一些醫療技術也傳入中國。
當時唐人稱阿拉伯人為大食人。
安史之亂,大食應中國之請求,派精兵支援唐王朝,后一些阿拉伯人即定居中國。
據史料記載,在安史之亂時,有更多的大食人到長安,其中大部分長期居住在“西市”一帶,從事回回奇香異藥經營。
到唐末五代時,回族醫藥家李珣著成藥學著作《海藥本草》,之所以用“海藥”命名,是因其所收錄的藥物多來自海外。
該書總結了唐末時南方藥物與海外藥物的臨床應用。
宋代的中阿海外貿易較唐代有很大的發展。
大量的海外香藥香料被傳入內地,銷路較廣又具醫療作用的香藥如丁香、木香、龍腦香、乳香、草豆蔻、沉香、檀香、龍涎香、蘇合香油等大量被引進,從而大大豐富了中醫方藥及治療方法。
元代時期,“回回”一名開始代替“大食人”,成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的名稱,這也為阿拉伯醫藥的廣泛深入傳播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出現了具有中國回族特色的醫藥大型綜合性專著《回回藥方》,標志著回族醫藥學的形成。
自明代起,由于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和回回醫學本身存在、維持和發展的需要,廣泛流向民間。
如今,回族醫藥中的正骨、眼科(眼藥)、外科、飲食療法和養生學一直傳承到當代。
回族醫藥的拯救發掘
回族醫藥正在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2001年至200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廳在中央和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對回族醫藥進行了同類研究中時間最集中、規模最大的整理挖掘工作,先后完成了《中國回族醫藥》、《回藥本草》、《回族醫學奧義》、《回族醫藥學簡史》4部回族醫藥文獻的編輯整理和出版發行工作,填補了中國回族醫藥文獻的空白。
2005年,寧夏再次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申報了《回族醫藥方粹》、《回醫發微》和《大拱北醫術》等回族醫藥文獻整理研究課題,并以此為基礎,加大整理回族醫藥臨床經驗、單方驗方和診療技術工作。
寧夏醫學院中醫學院組織編寫了《回族醫藥保健》、《回族醫學哲學基礎》、《回族醫學基礎理論》等8部回族醫學系列講義。
今年,寧夏醫學院將招收中國第一批回族醫學研究生,并為本科生招生培養師資隊伍。
回醫藥產品的開發也在進行中,回族醫藥將進一步得到繁榮發展。
引用:http://big5.wiki8.com/huizuyiyao_116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