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梵語DvdaigPratity-smutpd),唐玄奘又譯作十二緣起,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作十二因緣。
單名因緣觀或辟支佛觀。
別名有十二有支,十二重城等,或簡稱十二支。
為三乘聖人之中乘辟支佛(梵語Prtyekbuddh),舊譯緣覺(此為唐代前舊譯,唐後新譯獨覺)之觀門。
詳說眾生涉過、現、未三世而輪迴六道之次第緣起相狀的,即是十二因緣說,亦是佛教的輪迴說。
佛陀把輪迴緣起的過程說為十二段,這個十二段是以: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依因果法則說明人間生成緣起生滅變化之生死輪迴相續之相狀:一「無明」:是起於過去世的諸煩惱之總稱,即根本煩惱,亦即盲目之情意力,為「識」之發動力。
二「行」:是依過去世的煩惱,意志行為的經驗,所造作的善惡行業。
三「識」:是依過去世的煩惱與善惡行業而受現世受胎初剎那之一念五蘊識心,因其識力偏勝,所以取名為「識」。
此「識」依五蘊的分類說,即為識蘊。
能貫通三世不斷相續之活動而非指意識作用也。
四「名色」:是託胎以後,心身漸發育,形體未完備之位。
名指精神,即心法,心法無形體色彩,不能以體示之。
但名詮之,故稱心為名。
色只物質,即通常說的肉體,感覺器官緣此肉體而有六根,故這個名色,即指心身。
然心識常闇昧,五蘊中之識蘊別無特徵,故稱為名色。
為六處六根之因。
五「六處」:是在胎內已具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形體完備即將出胎之位也,六「觸」:是出胎後二、三歲間,對於外界事物接觸之後,只起單純知覺,未能識別苦樂,但欲接觸事物之位。
七「受」:四、五歲至十歲間,心識漸次發達,對於事物漸能識別苦樂而起種種憂、喜、苦、樂、捨之感受。
八「愛」:是十歲起至十四、五歲以後由於感受,對財色等境生種種強盛愛欲之位。
九「取」:是十七、八歲成人後,愛欲貪著心增長,馳驅外界諸境而起貪取之心念。
十「有」:為貪愛、取著之念頭所驅使而造種種業,以其業報所感,能決定當來之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是依現在起造之愛、取、有三業因,感受未來世受生之位。
十二「老死」:是於來世以後,乃至老死亡滅之位。
此十二支名稱,只是在五蘊相續位上表其特徵,說明有情眾生從生至死之狀態。
天台智者大師依大槃經聖行品及獅子吼菩薩之四種與四智說之思想,開創四種十二因緣觀,即以天台四化法藏通別圓分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了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等四種法門。
(釋曉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