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工學●火星塞】 火星塞又名火花塞,係由中央發火栓電極對所謂接地電極發出火星而點燃內燃機汽缸內被壓過之高壓混合氣體,以便推動活塞產生動力。
發火栓主要構造如圖一、圖二之接地電極、中間電極、絕緣體以及發火栓外體連同螺栓和接合螺母所構成,(見圖一、二)由分電盤(或配電盤或分火器)通電流經由接線螺栓而至火花栓之中間電極,而在中間電極與接地電極之間隙構成火花;
發火瞬時電壓約有二萬五千伏特,兩電極之距離為○‧六~○‧七公厘,引擎有較低之壓縮比,氣體分子未經高度壓縮者,火星塞兩極間之間隙距離可稍長,它比較短距離者有較大之火星,易點燃混合氣體燃料。
經高度壓縮之氣體燃料對所發出之火星有極大之相對阻力,故對高度壓縮之氣體可選擇間隙較短之發火栓。
火星塞之選擇係以其熱值作衡量,此熱值則與火燭之熱度成比例,火星塞應在試驗引擎時,以高準確度之方式來測定;
若測定出一熱值為九十五者,在試驗引擎經九十五秒後生火星點燃。
火星塞有高度熱值者,可支持高熱而仍保持低溫者,故需要較佳之熱傳導,亦可比低熱值之火星塞用較薄之絕緣外殼,如此熱傳導比較快速。
在發火栓中間極周圈之瓷器絕緣體因潤滑機油過濃未完全燃燒而積碳或其他染污,使電流自中間極直接通過積碳物或其他染污物而傳至金屬固定螺絲再傳至引擎金屬外殼,所以在中間極與接地極之間隙不產生火星,以致引擎無法發動;
在發火栓絕緣體外周上節染污時,使電流自外線接合螺栓傳經絕緣體外周上節染污物,直接至引擎金屬外殼,在中間極與接地極間之間隙則無法產生火星;
中間極與接地極發火距太近,亦無法產生大火星,燃料混合氣體無法點火;
絕緣體破裂,以致裂縫染污或使濕空氣凝結成水份,使電流自發火栓傳經裂縫染污物導至引擎外殼,而不經過中間極與接地極間之發火間隙,使引擎發動不了。
火星塞自美國進口者有香賓N-8使用於三富汽車,香賓(Champion)L-87Y,L-92Y,L-95Y,L-97Y等使用於山葉等二行程機車,號碼小的使用於慢車,號碼大者使用於快車;
自日本進口者有NGKC-7HSD-7ES使用於三陽一百及一百二十五,NGK-D-6使用於光陽九十、一百及一百二十五,NGKC-6,D-7使用於光陽及三陽五十。
(林裕發)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