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三角點】 當吾人從事一切測量(Survey)工作時,最先而最基本的工作乃是大地測量(Geodesy)之展開。
大地測量之對象及範圍,乃是地球表面廣大地區之測量且涉及地層內部之構造。
吾人可用大地測量之成果推算地球形狀之大小,地球表面上各點(地)精確之位置,並作為其他一切測量工作之根據。
例如以大地測量之成果,吾人可以研究地球內部之物理性質及構造,諸如地球密度重力分布等,地殼結構及大陸漂移之方向及速度等等。
以上乃大地測量在理論上之應用。
大地測量更為其他一切測量建設之依據及控制。
所以大地測量所測之站(即三角點TriangulationPoint),又稱之為控制點(ControlPoint)。
大地測量工作主要項目為三角測量(Triangulation),內含基線測量、三邊測量及精密導線測量等。
當吾人在一地區從事三角測量時,首先須在此一地區內建立一分布均勻之三角控制系統,以有效的控制並涵蓋所欲測之地區。
控制系統可分為三角網(如圖1)、三角鎖二大類。
三角鎖又分為單鎖(如圖2)及雙鎖(如圖3)二種。
各圖中凡是多條線(邊長)相交會之處,即為三角點。
各點之間的連線曰邊長,各點間之夾角曰水平角。
在一地區內,三角點分布要均勻。
各點距離太近(密)時,則三角點數增多,測量時費時甚巨。
若各點相距太遠(稀)則不能控制測區,各三角點間之邊長太長,彼此不能互相通視。
各邊長確實長度多依各等三角點重要性之不同而相異,如一等三角點各邊長平均為三十公里,四等三角點之邊長為四公里左右。
三角點間之各夾角曰水平角。
各水平角不宜太大(鈍),亦不宜太小(銳),最好在六十度左右為最佳,亦即所形成之各小三角形皆成正三角形為最佳。
各種三角點依其使用的目的不同,所以依其重要性及精度之高低不同可分為四種三角點。
三角點中精度最高的稱之為一等三角點,其控制的面積最廣,精度要求最高。
測量此等三角點最為費時費力,往往花費數十萬元始能測出一個一等三角點。
可現其價值及重要性。
二等三角點價值及重要性稍遜於一等三角點,而多半是在一等三角點之間補充其間隙。
三、四等三角點之價值精度又稍差於二等三角點。
各等三角點之精度大致如下:一等三角點間之基線長應在四公里以上,各三角點間之邊長應在十五公里以上,平均為三十公里,三角水平角閉合差為三秒以內。
二等三角點間之邊長為八至二十公里,水平角閉合差為五秒左右。
三、四等三角點測量精度要求稍低,他們是在一、二等三角點(網)之間插入測量工作,做為地形及航空攝影測繪控制之用。
三等三角點間邊長為四至八公里,水平角閉合差不得大於十秒。
四等邊長在四公里以下,水平角閉合差不得大於二十秒。
三角(點)測量之程序非常複雜,主要包括基線測量、選點、造標埋石、觀測及計算成果等。
因其工作艱鉅,所以我國自民國建國以來,僅在東部精華區測出局部之三角點。
西、北及偏遠地區多未作過三角測量,因為在各該地區沒有基本三角控制點,所以一切軍經建設都不易展開。
(劉繼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