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森林航空測量】 利用攝影技術作測量的技術稱攝影測量(Photogrammetry),所使用攝影機為照相機、掃描機或雷達;
攝影機可放在地面照像,亦可裝在飛機或地球軌道衛星。
攝影機裝在飛機上,由空中拍照像片,就空中像片(AerialPhotograph)進行測量與調查之技術為航空測量(AerialPhotogrammetry);
林地測量及森林資源調查,可利用空中像片在室內以各種航測儀器,進行樹種、林型、地位、病蟲害、土地利用判釋,樹高、樹冠直徑、疏密度、立木度測定,方位角、距離、面積、坡度測量,作成森林圖及資源分布分析,可節省許多野外工作。
吾人以雙眼看物體可得立體感,是基於左右眼的位置不同,對遠近不同的物體產生視差(Parallax)而構成不同的收斂角(AngleofConvergence)得立體感。
現在以照相機代替肉眼,攝取一連串的像,使後一張像片重複拍照前張所拍照區域的百分之六十部分,而得能永久保留的像片。
此鄰接的二張像片稱立體對像片,就是第一張像片為右眼所看的地景,第二張則左眼所看的同一地區的地景。
現在以立體鏡(Stereoscope)同時看此立體對像片,右眼若右像片,左眼看左像片,可得立體像,即高山凸出,溪谷沈下。
所得立體像完全與現地一樣,僅其模型縮小而已,縮小的程度稱為像比例尺(ImageScale),視飛機離地航商與相機焦距而定。
黑板上繪一條直線,在眼前方立一枝鉛筆,並以單眼視之,使鉛筆重疊於黑板上的直線,倘換另一眼睛看時,鉛筆位置移至直線的旁邊。
此種因遠近不同的物體,由不同位置(左眼與右眼)所視時,其相互間的位置產生視差;
像片上地形地物因高程不同所呈現的位置移動稱位移(Displacement),二張立體對像片上的綜合位移量稱視差差(ParallaxDifference)。
物體高度(h)與視差差(dp)、航高(H)及像片基線長(b)有關:〈見圖一〉,式中基線長為拍照二張像片時,相機的相離距離在像片上所測得距離。
由此公式可計算樹高、標高、林地坡度等。
空中像片上攝影時,相機的位置稱像底點(Nadir),為相機垂直下方的點。
因空中像片有百分之六十的重疊,故除本張像片的像底點外,前一張及後一張的像底點亦可找出其位置。
連結二個像底點之線為基線長,亦為飛行線。
像片上物體的位移以像底點高程為準,較高者向外移,較低者向內移,且以像底點為中心以輻射方向移動。
因此,任何物體以像底點為頂的角度,即測量上的水平角,而以飛行線為測量基線,知其兩端的水平角後,可利用空中像片來作交會法(Inersection)測量,製作林型圖、水系圖等平面圖。
空中像片亦可利用精密測圖儀繪製地形圖,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三角測量。
臺灣全島的森林資源調查,利用空中像片判釋森林資源,配合部分現地抽樣調查,以統計方法電子計算機分析森林資源分布及蓄積量,可節省人力物力及時間。
目前林業機構具備航測飛機、電子計算機、航測儀器進行測圖及資源調查。
近年來隨著太空科學的發展,進到遙感探測(PemoteSensing)的範圍。
利用森林植物對光譜及紅外光的不同譜域的反射特性,以掃描機測定地景(Scene)每一像素(PictrueElement)的多譜反射光量,就同一地景攝取多張不同光譜帶的像片,利用電子計算機以統計空間分析森林狀態(包括樹種、土地利用、病蟲害等),作成分類圖,印成資源分布圖、病蟲害區域圖、砍伐跡地圖等彩色圖。
(廖大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