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英文●萬聖節】 萬聖節(AllSaints'Feast),為基督教會慶祝天朝全體聖人聖女的節日。
背景是因為許多著名的聖人各有特定的日子紀念,但尚有很多不太著名而卻同樣或為主捐軀,或苦身刻己,或為教會各項事業奉獻終身的男女教友,無不堪作信眾的典範。
不能一一慶祝,因此教會擇定一日一塊舉行。
最早舉行此節的為西元四世紀安提阿教會,日期在聖靈降臨節後第八天的主日-復活節期正式結束的日子。
其它東方教會,例如以德撒(Edessa)則在五月十三日舉行;
有的在復活節後第八日慶祝。
西方局部教會於五世紀初曾仿效,但不隆重,直到六○九年五月十三日,教宗鮑尼法斯四世(BonifaceIV,六○八~六一五)把羅馬聞名的多神廟(Pantheon)改為殉道者聖母教堂,並從羅馬地窖移入大批殉道聖人的遺骨於此,此後每年這天隆重慶祝所有殉道者。
這天教友習慣把玫瑰花?
從大殿頂天窗中向會眾投下,故有玫瑰節之稱,此為西歐舉行萬聖節的濫觴。
〈見圖一〉七四一年教宗格列哥里三世(GregoryIII,七三一~七四一)把聖彼得大殿內一座小教堂奉獻給救主、聖母和全體聖人聖女,並指定東方禮巴西利安修道士(BasilianMonks)每日於此舉行聖禮。
教宗格列哥里四世(GregoryIV,八二四~八四四)於八三五年把此節由五月十三日移至十一月一日?
行,因為五月朝聖者過於擁擠,不易找到食宿之所,故改在秋收以後?
行。
迄今。
並為整個西歐拉丁教會遵行。
八世紀西歐為?
行此節,還先禁食三天。
(羅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