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農學●農學】 農學,乃一研究農業之科學。
農業範圍極廣,並有其種種之特質,中國乃是農業古國,又是農業大國,其農學之成立,更較世界任何一國為早,且更有其豐富之內容,隨處皆有農事,亦隨處皆是農學。
農學之為學,其涉及歷史文化之各方面,自屬應有之事。
就此而言,我關農業是歷史的生長者,我國農學亦是歷史之生成者。
就其將以順性命之理來說,那會不僅是一如農業哲學一書之作者克里莫斯基(Dr.R.Krymoski)所言「在農業地理學之成為詩學」。
就其開物成務來說,那亦會不僅是一如他所說:「在其本質上,實構成一百科字典之科學。」
因此之故,我國農業有其通常經濟事業和經濟學以上之意義,我國農學亦儘有其普通科學和技術以上之意義。
我國農學之成立,通常以齊民要術為最古之農書,實則此書刊行於我國南北朝之後魏時代,相當於西元第五世紀。
若以本草學為今日應用植物研究之始,則我國農學之成立,更可遠溯於魏晉之前。
惟即以齊民要術而論,若與西方農學之成立於十八世紀一事實相比較,亦早十三個世紀,且此書較之所謂現代農學之祖即泰兒氏所著合理的農業原理一書,並無遜色。
此外,我國歷代都有其重農思想、重農政策,以及重農之學。
此在西方,則是所謂重農學派。
論語載:「南宮适問於孔子日: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容。
南宮适出。
子曰:君子哉若人,倘德哉若人!」
(憲問篇)孔子於此不答人之問,卻又盛讚人之言,說是君子,說是尚德,則正所以重耕重農。
在西方重農學派中,以法國之凱斯納氏為首要。
其重農思想,實影響整個法國革命。
但究其思想之淵源,據其自云:亦甚受孔子儒家之影響。
漢武帝時,儒家定為一尊,而自此以後,力田必連孝弟;
「耕」亦必與「讀」並提;
遂確使整個中國社會,頓成士農工商四民之結合,而士農則總居於工商之上。
在我國諸子百家申,猶有絕對重農之所謂「農家」,此乃以農業與農學為一切,主張國君與人民,併耕於野。
而道家者流,亦主虛其心,實其腹;
鼓腹而嬉,有農即足。
至於法家,如商鞅,即明言:「金生而粟死,粟死而金生。」
由此以倡其重農抑商之政策,並寓兵於農,以倡農戰,以後秦雖滅亡,仍儘其影響。
(程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