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鄂茲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9 18:2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鄂茲曼

 

鄂茲曼(’Uthmnb.’Affn),屬於麥加翁米亞族之顯貴。

 

西元六四四年一月四日,哈利發烏默爾(’Umarb.al-Khattb)被波斯人刺殺後,懦弱不振而優柔寡斷之鄂茲曼遂繼承烏默爾為第三任正統哈利發。

 

不久,帝國內之主要高職一一為其家族戚友所占據,因而惹起阿拉伯戰士之憤懣,伊斯蘭傳統瀕臨崩潰。

 

鄂茲曼未能認識現實予以治理與補救。

 

對外之征服戰爭於烏默爾死後一時中止,給阿拉伯半島之部族有餘暇去反省並靜觀事態。

 

游牧部族開始產生離心傾向,政治崩潰與內亂蜂起,遂不可免。

 

這些遊牧部族對鄂茲曼之叛亂,既非宗教也非個人之攻擊,而是遊牧部族對一切中央集權統治制度之反對與抗拒。

 

雖然反對鄂茲曼之武力攻擊來自埃及,但真正根據地卻在麥地那本身。

 

塔路哈(Talha)和朱拜爾(Zubair)兩者皆為對鄂茲曼不滿之麥加人,阿姆爾(’Amr)埋怨鄂茲曼將其調任至埃及。

 

加上穆罕默德之未亡人阿夷謝(’’isha)從中策動,這一切似乎與謀殺鄂茲曼有關。

 

阿夷謝與阿姆爾在謀殺鄂茲曼案發生前早已覺察到其後果,而各自遠走高飛至麥加與比爾謝巴(Beersheba)。

 

阿里(Ali)在此事件中擔任何種腳色,無人得知,諒其可能未直接參與此謀殺事件,但以其地位與威信,保持旁觀而預先並未防範,故日後難免為其政敵作為藉口而成為對付他的有效武器。

 

六五六年六月十七日,駐屯埃及之阿拉伯軍隊中之叛徒們,赴麥地那上書請願,藉機走入哈利發寓所,經過數周之包圍後,將這位年老的哈利發殺害。

 

鄂茲曼之妻納夷拉(KalbiteNa’ilah)亦受傷,被叛徒切斷之手指立刻被送至敘利亞總督-鄂茲曼之侄子-默阿維亞(Mu’awiya)前面。

 

默阿維亞立誓為哈利發報仇。

 

此謀害哈利發之事件成為伊斯蘭史之轉捩點,迭起不斷之內戰破壞了伊斯蘭之統一,帝國之威望一落千丈。

 

(張日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5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20:48 , Processed in 0.17187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