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藥學●精神藥理學治療劑】 當人類服用某種藥物或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致使體內生理功能或生化物質發生變化,而造成個體的行為(Behavior)的改變,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行為的異常。
大家皆知環境是可變的,但它卻是獨立性的;
而行為也是可變的,但它並非獨立性的,它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父母遺傳因子的影響、環境對於個體的影響、體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或藥物對個體的影響等。
當個體受到外來因素或內在因素的影響之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行為現象,如精神分裂症、神經病症、憂鬱或多愁善感等。
本類藥物就是用於改善或治療個體的不正常的情緒變化,一般可分為抗精神病治療劑(AntipsychoticDrugs)、抗焦慮症藥物(AntianxityDrugs)、抗憂鬱症藥物(Antidepressants)等。
一、抗精神病藥物:如Chlorpromazine、Prochlorperazine、Perphquilizer等。
此類藥物也就是一般所了解的主要精神安定劑(MajorTranquilizer),對於精神病患,此類藥物可產生安神作用,而不會產生過度的鎮靜作用,但長期或過量的服用,可能會引起外錐體上的副作用,姿態性低血壓、黃疸等。
二、抗焦慮症藥物:如Meprobamate、Chlordiazepoxide、Diazepam等,即一般所了解的次要精神安定劑(MinorTranquilizers),此類藥物對於精神緊張、神經過敏的個體可以使之鎮靜下來,而且還具有肌肉鬆弛作用。
劑量太大時可能會引起思睡或運動失調等副作用。
三、抗憂鬱症藥物,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Phenelzine等。
此類藥物可以抑制憂鬱,改善心緒的不穩定,以及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的憂鬱。
副作用有低血壓、口乾、便祕等。
對於精神神經病患,藥物的治療雖然可達到某種程度的改善,但是不能忽略了去了解造成疾病的原因,有時心理治療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故治療時,應該多方面進行,患者家屬對於病人耐心的照顧也是很重要的條件。
(蔡輝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