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大學●工業技術學院】 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創立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為我國第一所工業技術高等學府。
其建校目的為因應我國工業發展之需要,培養高級工業技術人才;
並建立完整之職業教育體系,以配合國家經濟之發展。
院址設於臺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號,佔地約十公頃。
六十三年十二月,該院首次招收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並服畢兵役之專科學校畢業生,分別就讀於工業管理技術系及電子工程技術系,修習兩年,畢業後授予工學士學位。
六十四學年度增設機械工程技術系、紡織工程技術系及營建工程技術系。
除工業管理技術系外,各系在六十五學年度增收高職畢業生,依規定在校肄業四年。
六十七學年度又增設化學工程技術系及電機工程技術系。
翌年並將紡織工程技術系改名為纖維工程技術系。
六十八年三月,奉准設立工程技術研究所,開始招收有關工業管理、電子、機械、纖維、營建、化學及電機工程各專長之碩士班研究生,以培育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專科學校專業教師。
同年並開設暑期及夜間進修班,以供在職工程技術人員,及專科學校教師進修之用,藉以提高我國科技教育之水準。
自六十九學年度起,該院所招收之高職畢業生,亦須具有一年以上相關之工作經驗,男生並須服畢兵役,以期達到職業教育體系中,學習與工作相輔相成而循序漸進之理想目標。
該院現有學生約兩千名,在職進修班學生約六百人,專任教師一百一十位;
規畫中預計發展至學生三千名,其中包括四百至五百名研究生,在職進修班學生則將擴充至一千人,專任教師將在兩百位以上。
該院籌備策畫及建校期間,由陳履安博士主其事,並擔任首任院長;
六十七年二月,陳院長調任教育部次長,院長一職由毛高文繼任。
至六十八學年度為止,畢業生共一三四七名,其中絕大部份均投入國家工業建設行列,而成為各公私立企業機構及廠商行號爭相羅致之對象。
根據統計指出,在前四屆畢業學生八百一十六人中,除極少數出國繼續深造或自行創業外,餘者均為國家建設工技人才之中堅,其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九。
展望將來,我國正以高速之經濟成長而邁向高度開發之中,工業技術之研究發展,誠可謂方興未艾,一日千里;
除有賴我全體同胞齊心協力,共同奮鬥之外,尤寄望工技學院所有同仁能一秉創校之初衷,精誠共赴,奮力作為,期使工技學院能為服務國家與建設國家盡一分心力,並能在服務與建設過程中扮演一積極角色。
(毛高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