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大學●同濟大學】 中華民國的大專院校當中,有好些頗具特色的學府;
除了側重英語的教會學校之外,還有讀法文的震旦大學,和專攻德文的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與教會毫無關係,但無論在任何時間,總是聯繫中德兩國文化的最高學府。
同濟大學的舊名是「同濟醫工專門學校」,西元一九○七年,由德國醫師寶隆博士創辦於上海。
初期僅設醫科,嗣於一九一二年由工程師培倫子增設工科,並附中學部。
全校位置在法租界的寶隆路,而實習醫院(即寶隆醫院)及醫科後期,則在英租界。
學校制度為:中學四年畢業,可依志願直升醫科或工科。
工科五年卒業,第一年為工廠實習。
醫科七年畢業,第七年為醫院實習。
在學時訓練嚴格,畢業後即可服務於社會或在德國大學繼續深造。
歸國者多能對國家有所貢獻,而「德醫」二字,尤享盛名於各大都市。
同濟初期原是德國人所創辦,一切校務均操諸德人之手,於是難免受到世界時局的影響。
一九一四年夏,歐戰爆發,日軍乘機攻占青島,以致中德政府於一九○九年合辦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遭受解散,大部分學生即轉入上海同濟醫工學校,促使同濟突然擴展,校況一時呈現旺盛。
詎料好景不常,至一九一七年三月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租界當局利用中德絕交的時機,強行封閉同濟,限令員生即日離校。
幸經我國的教育與實業團體,盡力協助,將同濟收歸國人接辦,校址暫遷吳淞的中國公學,聘請阮尚介為校長。
一九二二年,吳淞新校舍落成,一九二三年改稱大學;
一九二七年經國民政府接收,由於當時的教育部長蔡元培熱心支持,改為「國立同濟大學」,並任張仲蘇為校長。
至一九二九年改任張群為校長,不久奉調為上海市市長,乃於同年六月改由胡庶華接任,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之役,吳淞淪為戰區,校舍多遭日寇砲轟,損失慘重,幸賴政府愛護,於戰後極短期間,迅予修復。
同年秋天,翁之龍奉命繼任校長。
數年的承平時間,各部大事擴充,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亦於此時實現。
所以七七抗戰以前,堪稱為同濟校史上的一段黃金時代。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敵寇壓境,同濟追隨政府,數度播遷,自湘滬歷經金華、贛川、八步、昆明,最後輾轉徙至四川李莊鎮,纔得保持六年寧靜。
校長更迭卻由翁之龍而趙士卿、周均時、丁文淵、徐誦明。
至勝利來臨,學校纏在鄭壽麟督導之下,於一九四七年全部復員回到上海,學校規模,亦於原有之醫、工、理三院以外,增添法學、文學兩院,校長則由董洗凡、丁文淵、夏堅白先後接任。
自從上海淪陷之後,一切就不堪聞問了。
(鄭壽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