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糾紛慘烈之群藩內亂,並所以促成西晉之崩亡。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中國後,大封宗室為群王,多兼都督分鎮要津。
武帝臨歿欲以汝南王亮與后父楊駿共輔幼主。
楊駿矯詔,出汝南王鎮許昌,而自秉朝政。
幼主即位是為晉惠帝,帝性愚騃,賈后弄權。
賈后深忌楊駿,潛使楚王瑋與淮南王允勒兵收殺楊駿,廢楊太后,而詔徵汝南王亮與太保衛瓘共輔政。
楚王諂事賈后,誣稱亮瓘有廢立陰謀,賈后密令楚王除之,楚王印突發兵捕殺亮瓘。
賈后又慮楚王瑋之猛鷙將難制,又教惠帝宜詔內外稱楚王瑋之殺亮瓘為矯命作亂,楚王郡眾乃譁散,遂收殺楚王瑋。
賈后得志,益驕縱淫恣,多引用其親黨居顯要。
太子遹為謝妃所生,賈后忌之,先後殺其母子,乃引起朝野公憤。
時趙王倫在朝為右將軍,聯合翌軍校尉齊王囧,率兵入宮收殺賈后暨其親黨,趙王倫乃為相國輔政,以其嬖人孫秀為中書令,擅權用事,並出齊王囧鎮許昌。
驃騎將軍淮南王允不平,發兵攻討趙王,兵敗被殺,趙王倫竟自稱帝,而尊惠帝為太上皇,幽之於金墉城,時在永寧元年(西元三○一年)。
鎮守許昌之齊王囧,鎮守鄴城之成都王穎,與鎮守長安之河間王顒,聲討趙王倫之篡位,聯合進兵洛陽,激戰六十餘日,死者近十萬人。
攻入洛陽,誅趙王與孫秀,奉惠帝復辟。
齊王冏留在洛陽,以大司馬輔政,河間成都兩王各自還鎮。
齊王頗作威福,又構成三王間矛盾,河間成都又聲討齊王。
有長沙王乂在朝中為內應,率兵攻殺齊王,遂代齊王用事,為河間成都所忌,又聯合起兵以清君側為名討伐長沙王。
長沙王奉惠帝與兩王激戰,先勝後敗,乃閉城固守。
城中人心浮動,有輔國將軍東海王越突於城中發動政變,響應二王,收殺長沙王而迎成都王入朝。
東海王自為司空加尚書令,尊成都王為丞相稱皇太弟還鎮鄴城,而遙控洛陽。
於是洛陽鄴城間又發生衝突,洛陽將領擁東海王越為都督、奉駕北征,交戰大敗,東海王亡走東海,惠帝竟被俘。
同時河間王顒遣大將張方援助成都,率兵進駐洛陽,張方竟劫持惠帝與成都王西入關中。
東海王越乃傳檄山東聲討張方之劫駕,有范陽王虓、東平王楙與平北將軍王浚等共起響應。
河間王顒表舉成都王穎為鎮東大將軍還鎮鄴城,與大將石超張方等抗拒東師。
一時造成東西群王兩大集團之混戰,經過極其複雜,結果東師大勝。
河間王殺張方以謀和,東海王不許,將兵大舉入關,迎駕還朝,時在光熙元年(三○六),河間成都兩王則輾轉被俘殺,於是群王歿而政歸東海王越,越稱太傅,總攬朝政。
是年冬,晉惠帝突食餅中毒死,傳弟熾,改元永嘉,是為晉懷帝。
永嘉五年(三一一),東海王出征石勒,道卒,匈奴陷洛陽俘懷帝,西晉竟與群王之亂一同結束。
捲入群王內亂者有十餘王,而晉書則列舉其著者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彙為一卷,故史稱八王之亂。
(陳致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