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沖積扇】 以谷口為頂點向低處成扇狀堆積之地形,稱為沖積扇。
河流至山麓,因坡度變緩,流量分散,搬運力減小,乃於谷口堆積其所攜帶的砂礫,形成沖積扇。
沖積扇的頂點,稱為扇頂,底緣稱為扇端,表面稱為扇面。
一般而言:扇頂至扇端之縱剖面呈凹形,但與此垂直方向之橫剖面呈凸形。
沖積扇的大小和河長大致成正比,堆積物粒度大,透水性大,地下水面深,其伏流由扇端湧出,稱為湧泉帶(SpringBelt),因取水方便,每成為聚落所在地。
扇面上分流與網流發達,流路每因大水而變遷。
沖積扇形成的營力以流水為主,與以重力為主要營力的落石堆有別,介於沖積扇與落石堆之間者,稱為沖積錐(AlluvialCone),流水與重力均為其形成的主要營力。
山麓海岸的沖積扇,兼有三角洲(Delta)一部分性質,稱為三角洲沖積扇(DeltaFan)。
兩個以上沖積扇並排相連者,稱為聯合沖積扇(ConfluentAlluvialFan),兩個以上的沖積扇上下依次重疊者,稱為複成沖積扇(CompositeAlluvialFan),如三重扇、四重扇等是。
臺灣之花東縱谷,北起花蓮,南至臺東,全長一百五十公里,發源於兩側山地之河流,順向流至谷地,在山麓形成一連串的沖積扇,主要者有二十多個,為本島沖積扇最多且最具典型之地帶。
(張瑞津)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