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沈積岩】 由岩石、礦物的碎屑或生物的遺骸經堆積膠結生成,或由海水及其他溶液中的物質沈積膠結生成的岩類,統稱沈積岩(SedimentaryRock)。
風化侵蝕所生的碎屑沈積物(DetritalDeposits),及化學作用所生的化學沈積物(ChemicalDeposits),因經壓密、乾化、膠結,或結品等石化作用(Lithification)乃形成沈積岩。
其在地表的分布,較火成岩類及變質岩類為廣,約占地表百分之七十五。
但是,在離地表厚十五公里之內的地殼,沈積岩只占有百分之五的體積。
沈積岩的沈積過程,因有時間先後,及顆粒粗細的差別,岩石呈層狀構造,並往往含有生物遺骸,故層理與化石為沈積岩沈積構造的主要特徵,其他如泥裂、波痕、雨痕、結核、生痕等沈積構造,亦常見於沈積岩之中。
因沈積岩生成於地表所經歷的各個地質時代,致各時代地表諸現象也記錄其中,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畫分,及對地史變遷了解的主要依據。
一般沈積岩類依其組成和岩理分二大類:碎屑狀沈積岩及非碎屑狀沈積岩。
前者如角礫岩、礫岩、砂岩、泥岩、頁岩等;
後者如石灰岩、白堊、泥灰岩和燧石等。
沈積岩形成之後,常再因地盤之升降、傾動、褶曲、斷層等,而生地層之變位和變形,有的露出地表受風化侵蝕以至消失,有的深埋地底受溫度、壓力影響,導致重新排列或結晶,而轉化為變質岩類。
(鄧國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