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三自性三無性】 對一切存在的本性及狀態-性相,從有無、假實的觀點,分為三種,稱為三性。
表示三性之各個,都無自性-空,則稱三無性。
此乃根據解深密經卷二一切法相品所說,是印度唯識學派的說法,在中國是為法相宗根本的教義之一,且為華嚴宗所使用。
三性又稱為三自性、三性相、三種自性、三相。
即是,(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誠實性三種,簡稱為遍依圓。
在異譯經典之中,作為(一)虛妄分別相、(二)因緣相、(三)第一義相,或作為(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
三無性是三種無自性性,又稱為三無自性、三種無性。
即(一)相無性、即(一)相無性、(二)生無性、(三)勝義無性三種。
一、法相宗之說法(成唯識論卷八)(一)遍計所執性:由種種因緣所生之本無實體的存在,因眾生之執著而為實我實法,此種迷性為能遍計。
其識對象的境界為所遍計。
依其識與境,而誤認為心外有實體的法存在-遍計所執。
其存在本由迷心而顯現,故為當情現相。
依真理而言,這是不實在的情有理無知法,完全沒有實體,故為體性都無。
就遍計所執性,印度的論師之間有異說,但法相宗以護法之說為正義。
(二)依他起性:「他」指由種種因緣而起的,緣合則生,緣離則滅,乃如幻之沒有固定的實在,故為如幻假有,假有實無。
這由悟真理的智慧才能知道,迷情中的眾生無法理解,故為理有情無。
這有:染分依他起性與淨分依他起性二種。
染分就是有漏的一切,淨分是指無漏有為的一切。
但淨分之依他,是離開煩惱而包含在圓成實性,對此,染分依他則為依他起性。
(三)圓成實性:是依他起性的真實之體之真如,是遍於一切而圓滿無缺-圓滿,是不生不滅-成就,而其體是真實的-圓成實。
真如是離開一切相的無相,是一切存在之本體,是真實的,故為真空妙有,僅依開悟真理的智慧,才可得知故為理有情無。
此三性之關係是不即不離。
以蛇、繩、麻之比喻來說,若愚人(能遍計)於闇夜見繩,以為是真實的蛇(為實我之相的遍計所執性)而感到驚恐,由於覺者(佛、菩薩)之教法,才知不是蛇(生空),而是類似蛇的繩(依他起性的假我),進而其實際執著的繩(實法之相的遍計所執性)並沒有實體(法空),其本質是麻(圓成實性),其繩(依他起性)是由種種的因緣而由麻假作繩的形態。
其次三無性,是佛之密意所說,乃意圖令眾生不可因三性之說而有執著,故就三性之各別,述說空的意思。
依據成唯識論卷九所述:(一)相無性:是就遍計所執性而言的。
執著於實我實法,其實是迷情上所表現,例如患眼病者,如見空華,其實什麼東西也都沒有。
(二)生無性:是就依他起性而言的。
由種種因緣所生的假的存在(緣生),沒有一定的性質。
又佛教以外之學派或凡夫所想的,好像是自然的東西(自然生),他們所執著的自體,沒有一定的性質,這猶如幻事,是不實在的。
(三)勝義無性:是就圓成實性而言的,真如為根本無分別智之對象的殊勝真理,雖為一切的本質,但不能依特定的性質加以規定。
此三無性之生無性、勝義無性,是就依他起、圓成實之二性而說,其本體不能說是空無。
三性是不即不離的關係,故遍計所執性是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理有情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理有情無,合其三性以明中道,是三性對望的中道。
又就三性的一一敘述情有理無、假有實無、真空妙有(無相與真實)的中道,稱為一法中道,亦即表示遍計所執性是虛妄的唯識性。
又表示依他起性是世俗的唯識性,圓成實性是勝義的唯識性。
說明觀此三性的順序方法,就是五重唯識觀。
二、華嚴宗之說法(華嚴五教章卷中):法相宗是對一切法,由其本性與狀態加以區別而說性相隔別,故立三性說。
而華嚴宗是從性相融會的立場來論性,由根本來說,一切法無非是真如的顯現,即圓成實性的真如,有不變與隨緣之二種意思,一方面雖是生滅,一方面卻是不變,隨染淨之二緣而是有種種的存在,此稱為隨緣。
依他起性的本體是真如,是超過生滅的無性,但由因緣而生的似有,是遍計所執性,因凡夫之妄情,而認為心外有實有之法的存在,故是情有,但我、法之相,由理而言,是不得存在的。
又真如是沒有妄然染,故是理無,此不變、無性、理無之三方面,稱為本之三性,而隨緣、似有、情有之三方面,稱為末之三性。
就三性之同異,由本之三性來說,真如是隨緣的一切現象,亦即真如故三性不異。
由末之三性來看,則真如是隨緣的諸法,故是三性不異。
由本三性是諸法即真如,而末三性是真如即諸法,其本末三性,是不同的。
三、真諦譯的攝大乘論:說分別性是指所分別之境,依他性是指能分別之識,此分別性之境是無,故依他性不可得,而說其不可得而作為有的,就是真實性。
(楊白衣)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