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英文●美國獨立革命戰爭】 美國獨立革命戰爭(西元一七七六~一七八三年),為英屬北美十三區殖民地人民反抗來自英國日益升高的經濟迫害及政治集權壓力,在法國及其他國家協助下,擊敗英國政府而建立獨立的美國的一場戰爭。
獨立革命戰爭肇因於英美雙方經濟利益的衝突,再演變為政治信念的對立,終而兵戎相見,走向分裂途徑。
經濟方面,英國視其北美洲殖民地為生財聚富之地,自一六五○年後,陸續頒布四次航海法(分別在一六五一、一六六○、一六六三、一六七三),強迫美洲人士在輸出入貨物(特別是棉花、糖、染料、煙草等)時,必須經往英國,限用英船載運,同時並限制殖民地生產英國已有的產品(如羊毛、帽子、蜜糖、鐵等),保護英國既得的利益。
英王喬治三世在位期間,殖民地人士由於必須依賴英國海軍保護,以免第三國侵犯,再加上航海法執行不嚴,尚可接受這項約束,但七年戰爭(TheSevenYears'War,一七五六~一七六三)後情勢改觀,美洲人士認為,戰爭已將法國勢力逐出北美洲大陸,從此他們可以不必再仰賴英國的保護。
此外,英國為了緩和戰後的經濟蕭條,不得不加強經濟控制,分別於一七六四年通過食糖法(SugarAct)、一七六五年印花稅法(StampAct)、一七六七年湯姆森法(TownshendAct)、一七七四年高壓法(CoerciveAct)。
這些法案的制定,雖然是為了增加英國國庫的收入,但卻演變為雙方政治上的歧見。
英國認為美洲的移民係基於國王的特許,英國有權為殖民地釐訂一切措施,但移民人士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英國為一代議政府體制國家,國會的議員應普遍代表各地區人民的利益,殖民地具有與英國任何地區一樣的地位,但卻不曾選派議員參加英國國會,國會在沒有殖民地代表下逕行徵稅,與暴政無異,這種觀念擴大了雙方的衝突。
戰爭之醞釀,與英國政府三任首相保守觀念與拙劣措施有關。
他們是Grenville(一七六三~一七六五)、Pitt(一七六六~一七六八),及North(一七七○~一七八二)。
這三位首相不曾注意到隨著時代的更迭,英國的殖民政策已不合時宜,以北美洲殖民地為英國貨物貪得無饜的市場理論,已陳舊過時,他們忽視英國必須調整其殖民政策的事實,導致了美國人提出自治的要求,甚而走向革命之途。
獨立革命戰爭之導火線,為發生在波士頓的茶葉事件。
一七七三年五月,英國鑑於殖民地人士的反抗,乃撤銷在殖民地的一切稅捐,僅保留象徵性的茶稅,允許東印度公司擁有在北美洲的茶葉專賣權,但殖民地人士仍不同意。
十二月,一群激進分子在波士頓喬扮為印地安人,將東印度公司運抵此間的茶葉倒入海中,激怒英國採用高壓手段報復,掀起了雙方的敵意。
一七七四年九月五日,殖民地人士在費城(Philadelphia)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聯合殖民地人民要求英國取消高壓法。
一七七五年四月八日,英國駐北美洲的總督派遣七百名英軍攻擊美洲人士在康科特(Concord)的軍火儲存庫,四月十九日,雙方在勒星頓(Lexington)發生小規模戰鬥。
五月十日,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指派喬治‧華盛頓擔任大陸聯軍總司令,開始準備作戰。
六月十七日,英國在損失慘重情形下攻占班克山(BunkerHill),並於八月二十三日宣布殖民地為叛亂團體。
一七七六年一月九日,潘恩(ThomasPaine)出版「常識」(CommonSense)小冊子,呼籲殖民地人士建立一獨立共和國,英美雙方正式決裂。
七月四日,「獨立宣言」簽訂,美國獨立革命正式開始。
獨立宣言強調,「人生而自由、平等、獨立,任何人的財產及政治權未獲同意不得被剝削」,「人民有權推翻任何剝奪其自然權利的政府」。
戰爭的經過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由一七七五年至一七七七年。
在這段期間,美洲人士戰事不利,遭到嚴重挫折,遲至沙拉脫加(Saratoga)一役(一七七七年十月十七日)獲勝後才轉危為安。
是役鼓舞了美洲人士的士氣,並影響其他歐洲國家:法國及西班牙的援助。
第二階段由一七七八至一七八二年。
英軍在這段期間放棄對北方的攻勢,轉向南部發展。
法國在一七七八年二月六日,宣布與美國締盟,西班牙於一七七九年六月十六日對英宣戰,並於同年夏天與法國聯手攻擊英國,美軍在法國海軍支援下,情勢好轉。
一七八一年十月十九日,約克鎮(Yorktown)一役,英軍投降,美國獨立革命戰爭告一段落。
一七八三年九月三日,英美雙方代表在巴黎簽訂凡爾賽和約(TreatyofVersailles)。
英國承認美國為一獨立國家,西界密士失必河,北界五大湖(GreatLakes),西班牙擁有佛羅里達(Flordia),美國人可以在加拿大水域捕魚,英美人士共同享有密士失必河航行權。
美國獨立革命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上一畫時代盛事,它不僅促成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同時並開啟了人類尋求個人自由,建立自治政府的里程碑。
學者專家多譽之為人類文明歷程的一盞明燈。
(林立樹)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