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語見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親親,仁也;
敬長,義也。
無他,達之天下也。」
(盡心上)良是本來固有之善之意。
所謂良知,即是對道德上的是非善惡的明覺。
對於道德上的善惡是非,何者為對,何者為錯,是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未受教育的人,都能很正確的分辨出來的。
所以這種對善惡是非的明覺,是人人生而固有的,而不是經過後天的學習然後有的,所以孟子說良知。
明代的王守仁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
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傳習錄卷三)良知即是知是知非之心。
人在知是知非的同時,亦有對是(善)產生喜好,對非(惡)產生厭惡之情。
於是良知便並不只是對是非善惡的明覺精察,而同時亦是一種道德實踐的動力,即在良知知是知非時,同時生起道德實踐。
如見父母,便知孝;
在知孝之同時,一定有孝敬父母的行為出現,此即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
放在良知呈現時,便有道德活動的出現,而道德實踐的能力,便是良能。
故良能即先天本有的實踐道德的能力。
如孟子所說,人人都知愛其親而孝,敬其兄而弟,這便是人人都可作到的,故人人本來便具有實踐道德的能力。
道德實踐並不同於一般所謂作事,雖然亦不離於種種事情。
一般的作事,目的是實用的,即希望事情能做得好,獲致某些功效和利益。
而道德實踐是為其所應為,而不計較利害。
若要達致某些實用的功效目的,便一定要有能達致該目的的能力及知識,這是一般所說的才學。
這是人人不同的,或要經過後天的學習才有的。
且即使有才有學,事情能否辦得成功,還是不一定的。
道德實踐則不然,那是人人可隨時隨地去作的。
人可就當下所面對的事情、環境而依本心良知的命令去從事實踐,不論何時何地,面對何種對象,都可作,亦都一定可作到。
因判斷行為之是否為真正的道德行為,只是看其是否出於本心,即是否純然是為所應為,純然是為義而作,若是,便是道德行為,便有善的價值;
而並非以事情的成敗得失,有利或有害,來判斷其是善是惡。
是以不論是任何人,都可以本著本心去行,即一定可從事道德的實踐,是故道德實踐的能力,是人人本有的良能。
其實良知良能,本是同一的,並不是不相同之二物。
實即是本心,本心一呈現,便一定知是知非,亦一定即就目下的環境以行其所當行。
是故良知良能是專指對道德的明覺及實踐的能力,並不是一般所說的知覺與才能。
(楊祖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