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龍舟競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4 23:5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龍舟競賽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龍舟競賽已成為我國每年定期舉辦的民俗體育競賽活動。

 

有關划龍舟的起源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始於春秋時代的伍員、東漢的曹娥及憑弔屈原等三種說法。

 

根據專家的研究,普遍認為龍舟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拯救。

 

根據〔荊楚歲時記〕:「屈原以是日死於汩羅,人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

 

其次,〔隋書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羅,士人追至洞庭,不見。

 

湖大舡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爾鼓櫂爭歸,競會亭止,習以相傳,以為競渡之戲。」

 

從這段引文中可明顯的看出,楚國人民欲援救屈原時,不但有唱歌壯膽,且擊鼓助陣,在亭上會合,以較速度。

 

所划用的舟,起先是用小船,取其輕巧,叫作「飛鳧」。

 

之後,歷經數朝的改變、裝飾,成為今日仍可看到的龍舟。

 

宋人張擇立於〔清明上河圖卷〕中,曾繪有北宋時東京城內金明池中的龍頭舟、虎頭舟、鳳頭舟為賽船的情形。

 

後來的龍舟首尾都裝成龍形,大小則因地而異。

 

龍舟下水前與出水後,有許多儀式,如點睛、祭水神、謝水神等。

 

比賽均以在規定的距離內,先到達的隊伍為勝,比賽的日期一般都選在端午節,比賽時,炮聲響起,各船水手即按鑼鼓節奏,划槳前進。

 

龍舟比賽時,左右二邊分別坐人,兩邊重量應力求平均為原則。

 

臺灣的龍舟競賽習俗始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從福建傳入,由當時臺灣知府蔣元焄在臺南市法華寺的半月池主持競賽,相沿至今,已成為每年定期舉辦的民俗賽會。

 

每年的端午節,臺灣各地均有龍舟競賽,如臺北的淡水河和碧潭、彰化的鹿港、臺南的運河、高雄的愛河等。

 

近年來透過電視轉播,臺灣各地的龍舟競賽更加蓬勃發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2 11:12 , Processed in 0.07812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