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帶規格】 AudioTapeForma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錄音磁帶可以用材質、形式、轉速(ips)來區分,規格也是一種常見的分類依據,主要是指錄音磁帶的厚度(thickness)、尺寸(size)、寬度(width),或者錄在其上的音軌(track)等項目。
錄音帶的厚度是以千分之一英寸,就是通稱的密爾(mils),做為計量的單位,一般的錄音帶多是1(1/2),1,1/2與1/4密爾,愈厚的錄音帶就愈耐用,較薄的錄音帶則容易因為使用頻繁而造成張力貧乏,形成鬆弛而引發各種問題。
所謂的尺寸指的是承載錄音帶的圓盤(reel)或卡(cassette)、匣(cartridge)的容量,在盤式錄音帶的尺寸規格是以捲盤的直徑來區分,計有5,7,10(1/2)與14英吋四種;
但是因為錄音帶的厚度不同,各個捲盤的容量也就不同,以最常使用的7吋捲盤為例,錄音帶的厚是1(1/2)密爾時,可容納1200英尺,若是1密爾與(1/2)密爾的厚度時,則分別可容下1800英尺或2400英尺,差異很大。
至於卡式錄音帶,則因為錄放音的速度與卡匣的大小是固定的,因此不以長度來區分,多以播放時間長度來標示,有30,60,90及120分鐘等四種常見的規格;
由此可知,時間愈長的,厚度也就愈薄。
匣式錄音帶在尺寸方面與卡式帶卻有極大不同,由於它多供作專業性的使用,尺寸規格就比較考慮專業使用的導向,大致分為A,AA,B,C四種尺寸;
在每秒7吋半的速度下,A與AA兩種尺寸內,錄音帶的長度從20秒至10分半不等,而體型略大的B種尺寸,則大多容納20分鐘的長度,C種尺寸則裝有高達40分鐘的錄音帶。
所以,在考量錄音帶的尺寸時,別忘了同時考慮厚度與速度的影響因素。
就寬度而言,錄音帶有2吋、1吋、(1/2)吋、(1/4)吋四種規格,很容易辨認,而且都有不同的使用機具。
盤式錄音機主要使用(1/4)吋、(1/2)吋、1吋與2吋的錄音帶,一般多用(1/4)吋的規格,而1吋或2吋的錄音帶一般多用於多軌錄音(multipletrackrecording),音軌愈多,帶子就要愈寬。
匣式錄音機也是使用(1/4)吋的錄音帶,而卡式錄音帶的寬度就非常小,大約只有0.15英吋。
錄音帶有時也會以收錄的訊號規格來區分,主要就是指訊號的音路(channel)與音軌(track);
每一個磁頭在錄音帶留下的錄音訊號稱為「音軌」,一組要同時再生的音軌則是「音路」。
例如,一首具有立體效果(stereo)的歌,要錄在左右兩個音軌上,但再生放音時要兩軌同步,所以是一個音路。
就當前的錄音方式而言,一般的盤式機是「二音路,二音軌」(2channel,2trackstereo),可以分成兩個音路的訊號,各錄在一個音軌上,也可以兩個音軌錄左右軌的訊號,而形成一個音路。
在多軌錄音上面,因為採行同步錄音(synchronizedrecordingtechnique)的技術,促成「四音路,四音軌」、「八音路,八音軌」、「十六音路,十六音軌」、「二十四音路,二十四音軌」、「四十八音路,四十八音軌」、「六十四音路,六十四音軌」,甚至於更多音路,更多音軌的規格的發展。
至於常用的卡式錄音機,基本上是「二音路,四音軌」的規格,每兩個音軌(左、右)組成一個音路,採正向(第一面)及反向(reverse)(第二面)兩個方向交錯使用,達成二音路的功能,所以內容的容量就顯得比較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