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賦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6:2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賦格

 

Fugu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賦格原係逃遁之意;

 

在音樂中則引申為:一個意義深遠的主題,被所有聲部模仿,即相同的主題以模仿對位的方式交替出現在樂曲中,並將主題和主題素材以各種巧妙的對位方法交織處理,使全曲既有理性的設計,亦有感性的發抒。

 

因此,賦格是對位法創作中,最後發展的藝術形式,也是複調音樂最高妙的曲式。

 

在十四世紀(或斷續延伸至十六世紀),賦格意指卡農,或狩獵歌,或指逃離,即聲部彼此之間的追逐。

 

從十五世紀下半葉,出現聲樂曲之聲部模仿後,賦格便具有更深一層之意義。

 

如:帕雷雅(RamisdePareja)於一四八二年,在聲樂曲中使用模仿,他被認為是首先應用Fugue這個字的人。

 

直到布赫納(HansBuchner,1485~1538)才把這個字用於器樂中,可於其鍵盤樂器之著作〔基礎教本〕(Fundamentum)一書中,發現「賦格禁忌」(TabulaeFugaudi)之字眼。

 

另外,經文歌之形式,以同一歌詞在不同聲部起唱,則使用各種「起始模仿」,此手法轉用於鍵盤樂器,即所謂「主題模仿」(Ricercar)。

 

主題模仿按聲樂之模式,採多主題性,並標示以緩慢的速度來進行。

 

而「短歌」(canzona)是來自「主題模仿」,乃是將法國之「歌曲」(chanson)轉用於器樂,其內容乃經由一些短而敏銳之主題來變換運用,而達成不同之結構。

 

因此按照模仿聲樂風格之起源,賦格亦呈脫胎於聲樂而陸續發展,最後乃結合了歐洲南方之曲式結構和北方之複音手法五度賦格而成。

 

五度賦格是指在賦格曲中,主題出現之後,隨後出現的答句是採用五度模仿呈現的,它是標準的賦格,由巴哈(J.S.Bach)所確立的形式。

 

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不僅是鋼琴彈奏者之〔舊約聖經〕,亦是洞悉賦格創作之良好教本,而巴哈最後的作品「賦格藝術」更是學習賦格者的最高典範,亦是作曲家必須研究的作品。

 

作曲家馬勒(G.Mahler)曾研習巴哈賦格藝術之後,作曲手法更為精進,因而創作了大地之歌。

 

巴哈之後創作賦格的大師是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其晚期作品鋼琴奏鳴曲106、110號和絃樂四重奏「大賦格」作品133皆是。

 

二十世紀新古典樂派以「歸返巴哈」為口號,再以賦格形式,加以新的音樂素材創作,使賦格再大放異彩,代表作有:亨德密特(PaulHindemith,1895~1963)的〔調性遊戲〕(LudusTonalis)、普羅高菲夫(S.S.Prokofiev)的鋼琴曲〔前奏與賦格〕。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21:33 , Processed in 0.07812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