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曾國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泊涵,號滌生,入翰林院後改名國藩;
生於清嘉慶十六年,卒於同治十一年。
祖籍衡陽,清初遷居湘鄉。
二十三歲考取秀才,二十四歲中舉人,二十八歲中進士,朝考獲一等第三名,進呈宣宗改為第二名,並入翰林院為庶吉士。
其後十年間,由七品檢討升為四品侍講,再升為二品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再擢授為內閣學士。
曾國藩年少時讀書很用功,中進士後仍苦讀潛修,遂奠定其日後豐富的學養。
他非常敬佩理學家唐鑑,曾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登門向其請教「求為學之方」,唐鑑告之應熟讀〔朱子全書〕,並且要身體力行,國藩受其影響,乃重視義理之學。
以此曾國藩日後為自己日常生活所訂的課程是:(1)敬;
(2)靜坐;
(3)早起;
(4)讀書不二;
(5)讀史;
(6)謹言;
(7)養氣;
(8)保身;
(9)日知所亡;
(10)月無忘所能;
(11)作字;
(12)夜不出門。
可知他作息規律,並且自律性很強,因而使其修養的內容更為充實。
初在京城任事時,國藩即曾數上書直諫。
太平軍興,國藩在籍奉命籌組湘軍,負責對抗太平軍,總而能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當年國藩治軍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精神教育,而精神教育的基本原理,來自儒家的仁與禮。
他說:「待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仁者,所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也。
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發達,望其成立,則人知恩矣。
禮者,所謂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泰而不傲也。
……守斯二者,雖蠻陌之邦行矣,何兵之不可治哉?」
可見國藩深信道德對人心感化的力量。
國藩對於禮特別重視。
他說:「古之君子之所以盡其心養其性者,不可得而見,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一秉乎禮。
自內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道德;
自外焉者言之,舍禮無所謂政事。」
他非常推崇〔五禮通考〕,認為其「舉天下古今,幽明萬事,而一經之以禮,可謂體大而思精」。
依曾國藩對於禮的內涵的看法,認為應擴充為十四宗,即:官制、財用、鹽政、漕務、錢法、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兵制、兵法、刑律、地輿、河渠。
這都是「經世之大法」,國藩的思想裡,禮就是經世,經世就是禮,二者是一體不分的。
曾國藩也是清末自強運動的主導者,由於其受經世之學的影響,加上長期帶兵的經驗,使得他非常關心有關洋務的書。
例如馮桂芬在咸豐十一年(1861)所著〔校邠廬抗議〕指出中國不如人者,為船堅砲利,主張在各通商口岸設船砲局的看法,便受到曾國藩的推崇。
而曾國藩所練的湘軍,最後終能肅清太平軍,便曾受利於洋砲洋槍,所以奕訢等發動自強運動時,即極力支持。
在同治二年(1863)後,許多重要的自強事業,便是由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相繼推動,並均受曾國藩主導的影響。
曾國藩主導的自強事業,最重要的是設立江南製造局與派幼童赴美留學。
當時曾國藩接受容閎的建議,在江南製造局廠旁設立一所兵工學校,使得自強運動得以在國內紮根,可說創軍事機械教育之始。
而派遣留學生赴歐美,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等科,則更是開敢中國近代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頁。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