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陳大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3:07: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大齊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陳大齊(1886~1984),字百年,浙江省海鹽縣人。

 

六歲就讀私塾;

 

十七歲赴日本留學,先入日本仙台第二高等學校(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預科),一九○九年升入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哲學門,主修心理學、哲學。

 

一九一二年夏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一九二一年秋,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

 

次年冬返國。

 

一九六八年秋,獲香港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民國元年,陳氏自日本返國,同年秋接任浙江省立高等學校校長。

 

次年春,任北京法政專門學校預科教授,其後,先後任教北京大學教授,並兼哲學系主任、教務長等職位。

 

同時,兼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朝陽大學等校講師。

 

民國十七年任考試院首任祕書長;

 

次年秋,任北大學院院長,民國十九年代理北京大學校長;

 

民國二十年再任考試院祕書長,後改任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委員長。

 

民國三十七年夏,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次年,專任臺灣大學教授,並兼師範學院教授。

 

民國四十三年,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出任首任校長。

 

四十八年辭國立政治大學校長職位;

 

翌年,中華民國孔孟學會成立,任首任理事長。

 

民國五十七年,獲嘉新文化基金會特殊貢獻獎,民國七十一年獲行政院頒授文化獎。

 

陳氏一生研究、闡揚孔孟學說不遺餘力,主張研究孔子思想,應以〔論語〕一書為主要資料,其他諸書只能提供參考資料而已。

 

他的思想見於所著之〔孔子學說〕等書,他推崇孔子的仁義合一主義之思想,一再闡述孔子的倫理道德觀,主張以道德做為教育的本位,提示教育應該是仁義並重:教育目的在增進受教者之知識,並陶冶其情意,進而促使受教者都能居心仁而行事義。

 

陳氏自稱研究之學問,依其領域可分四期:初期之對象為心理學與理則學(含西方理則學、中國名學),次期為印度因明,再次為荀子時期(含孟子),末期為孔子時期。

 

所著有:〔心理學大綱〕、〔哲學概論〕、〔因明大疏蠡測〕、〔實用理則學八講〕。

 

〔印度理則學(因明)〕〔孟子性善說與荀子性惡說的比較研究〕、〔實用理則學〕、〔荀子學說〕、〔名理論叢〕、〔孔子學說論集〕、〔孔子學說〕,〔論語臆解〕、〔淺思集〕、〔孟子的名理思想及其辯說實況〕、〔平凡的道德觀〕、〔大眾理則學〕、〔孟子待解錄〕、〔論語選粹今譯〕、〔孔子言論貫通集〕等二十餘種,並發表論文百餘篇,散見於各學術刊物。

 

陳氏一生辦學、講學、著述不輟;

 

亦曾從政,任職考試院,擔任育才掄才工作,集「經師人師」(教育部頒贈匾額語)於一身,為當代重要教育家之一,為國人所尊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0:08 , Processed in 0.24999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