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六家】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1:3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六家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惲壽平等是清代初期並稱畫壇的人大家,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

 

其中四王的擅長、崇尚及畫風接近,形成四王畫派,雄踞畫壇正統;

 

吳歷的山水另有特色,惲壽平以花卉見長,六人均各以自己畫風形成不同畫派。

 

但也大都奉董其昌的藝術主張為圭臬,致力摹古,推崇元四家,重視筆墨技巧,追求蘊藉和平的意趣。

 

可說董其昌所創的新吳派,雖始於明末,而實成熟於清初。

 

因四王的社會地位顯赫,門生多,交遊廣,在士大夫中影響頗大,藝術旨趣又受皇帝讚賞,乃被視為畫壇正統,影響後世深遠。

 

四王按先後可分兩代,第一代中王時敏(1592~1680)字挺之,號烟客、西廬老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卒於清康熙十九年,宗法黃子久,運腕虛靈,布墨神逸,隨意點刷,丘壑渾成。

 

王鑑(1598~1677)字圓照,號湘碧、染香庵主,生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卒於清康熙十六年,沈雄古逸,皴染兼長,從子久、仲圭進窺董、巨,頗具用墨之妙。

 

二王都生於明末,江蘇太倉人,與明末畫家董其昌友善,畫風並受其影響,入清後隱居不佳。

 

其次次,第二代中的王翬(1632~1720),字石谷,號耕烟散人、劍門樵客,江蘇常熟人,生於明崇禎五年,卒於清康熙五十九年,是王鑑的弟子,能以元人之筆墨,運宋人之丘壑,澤以唐人氣韻,號稱集大成。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號麓臺,生於明崇禎十五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

 

是王時敏之孫,晚年略參梅道人,氣味深醇,筆墨蒼渾,元氣淋漓。

 

整體而言,四王的共同藝術傾向是在筆墨、構圖、氣韻、意境方面,總結一些規律性的經驗,發展了乾筆渴墨層層積染的技法,豐富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力。

 

缺點則是忽視師法自然,缺乏對生活的具體感受,導致作品流於空洞、單調,難有新意。

 

吳歷(1632~1718)生於明崇禎五年,卒於清康熙五十七年,本名啟歷,號漁山,江蘇常熟人。

 

一生布衣,家境沒落,以賣畫為生。

 

中年信奉天主教,五十歲至澳門入教修道,五十七歲成為天主教的司鐸,晚年生活清苦。

 

吳歷早年曾跟王鑑、王時敏學畫,皴染工細,清潤秀麗。

 

中年遍臨宋元諸家,著重吸取王蒙、吳鎮之長,形成自己渾樸厚潤的風格。

 

布局取景較真實,富遠近感,用筆沈著嚴謹,善用重墨、積墨,山石具有立體感。

 

晚期筆墨愈趨蒼勁凝煉,氣韻拙樸深醇。

 

又善畫竹石,取法吳鎮,而仍有自己特色,竹枝挺勁,山石崚增,枝葉全用濃墨,不採濃淡相間的畫法,顯得雄渾蒼勁。

 

吳歷的社會地位雖低,但人品高潔,獨來獨往,故摹古的畫作亦能融匯各家,自創新意,不受拘限。

 

並在布局、明暗方面吸收西洋畫法,重視取法自然,表達其實感。

 

更加不同於四王的是吳歷能畫人物,極見功力。

 

惲壽平(1633~1690),生於明崇禎六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九年,初名格,字正叔,號南田,別號白雲外史、甌香散人,江蘇武進人。

 

入清後,隱居賣畫為生,為人狷介高潔。

 

幼承家學,隨伯父惲向學畫,取黃公望筆法,於荒率中見秀潤;

 

中期山水浸潤宋元各家,吸取王蒙、二米之長,漸脫刻板。

 

四十歲左右,技法已經靈活純熟,筆墨飄逸靈秀,講究意境,以神韻、情趣取勝。

 

但因自認為山水畫不及王翬,轉為以畫花卉為主,他創造托名為仿北宋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提倡封在臨寫,以極似求不似,風格清新淡雅,影響廣泛,被稱為常州畫派。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15:38 , Processed in 0.1406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