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行為主義】 InformalBehavioris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自一九四○年後,郝爾(C.L.Hull,1884~1952)因有多數繼承其說者,使其主張得以充分發展,至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所謂之「新郝爾行為主義」(Neo-HullianBehaviorism)或「非形式行為主義」,放棄郝爾的定理方式,改而探討高級心理歷程,如語言解題等。
郝爾曾預設機體在接受刺激之後,會有片段且觀察不到的反應,包含在由刺激到反應的全部過程中,設定的刺激(s)可先引起片段反應(r),片段反應又成為一片段刺激(S),成為S→r→s→R的連鎖,其中r-s為隱藏的邊際反應。
非形式行為主義者則以r-s為大腦活動,但仍偏S-R學習律。
此派說者包括米勒(NealMiller,1909~)、柏蘭(D.E.Berlyne,1924~1976)、甘德勒(H.Kendler,1919~)等。
非形式行為主義的研究,擴展到思考、記憶、語言和解題等方面,並視此等活動為S-R連結中隱藏的部分,因此而增加了刺激反應歷程的行為項目,導出社會學習理論(sociallearningtheory),並將心理分析學說的心理機制視為隱藏的中介行為。
由此內在心理活動不再摒斥於刺激反應說之外,使行為主義的學說增加了彈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