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婺州蘭谿(今浙江金華)人,學者稱仁山先生。
自幼聰明通達,父兄教他讀書,即能背誦。
及長,更加自我鞭策和激勵,凡天文、地理、禮樂、農牧、軍事、陰陽、音律、曆法等,無不深入鑽研。
年近三十,始傾向性理之學;
初師事同郡的王柏,後與王柏拜何基為師,何基學自黃榦,而黃榦受業朱熹,故金氏可謂朱熹的四傳弟子。
履祥從王柏、何基學時,已是南宋末年,國勢危急,任事者束手無措,履祥乃上奇策,請以重兵從海路直趨燕京、薊州,並詳述海船路線,擣虛牽制,以解襄樊之圍,但朝廷並未採用其建議。
後來朱瑄、張清向元朝獻策,陳述海上運輸之利時,他們所經由的海上路線與履祥上書的路線,咫尺不差,時人更欽佩他精確的識見。
宋亡後,居於金華山中,一面著書,一面講學,傳揚學術,不再問世事。
三十年隱居生活,亦係其個人教授講學生活,門生達數百人,其中以許謙成就最大。
黃宗羲著〔宋元學案〕,將師徒相傳的四位浙學代表人物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併為〔北山四先生學案〕,即所謂金華學派;
而金履祥則是金華學派的中堅人物。
履祥私人講學近三十年,平日教授的重點多是關於哲學思想,尤重「理一分殊」之說。
關於教育理論的發表,主要是人性論及修養論兩方面。
在人性論方面,履祥嘗言:「天地之心者,何也?
仁也,生生之道也。」
即說明宇宙萬物,生生不已,循環無窮,乃是天地之心;
而此心即是仁心,即是天理。
有此仁心才可以見人性,將此心擴展開來,就是聖人。
可見金氏的教育論,是以天地之心為其理論基礎,所以他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擴充天地之心,進入聖人的境界。
他認為教育的功用,一面是教者的責任,一面是學者的工夫;
教者在說明此心,啟發此心,而學者則培養此心,擴充此心。
唯此心一如浩然之氣,與天地終古,與宇宙並存,只因為物欲所惑、視聽所蔽,所以不常看見。
如要復見此心,沒有比「修養」的工夫更重要的了。
故其修養論指出:「學者亦須收視反聽,澄心定慮,然後可以探索天理,省察初心,而有以見天地之心。」
又說:「學者須於此下耐靜工夫,察此一念『天理』之復,充此所復天理之正,而敬以持之,學以廣之,力行以踐之。」
以上所言,都是說明復見天地之心的工夫,即是求仁的工夫,並且須用「靜」的方法。
除此之外,履祥尚提到「學以廣之」;
而學以廣之的教材不外以四書五經為範圍,由此可見金氏的教育理論,是承續朱熹一派。
履祥卒於元成宗大德七年,士林惋惜。
平生著作頗多,而以〔通鑑前編〕及〔論語考證〕二書最為後世推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