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識構成興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23:0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知識構成興趣

 

Knowledge-ConstitutiveInterest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哈伯瑪斯(JurgenHabermas)所著〔知識與人類興趣〕(KnowledgeandHumanInterest)一書之主要目的,在於重新探討理論與實踐、理性與解放間的差距。

 

以人類知識構成興趣,奠定了溝通行動理論之初基。

 

哈伯瑪斯一方面反省馬克斯唯物論的實際社會觀,另一方面深思康德之超驗理性,提出一個辯證的「合」與「準先驗」(quasi-transcendental)以闡述人類生活中超驗功能。

 

哈伯瑪斯所謂超驗功能是指構成人類先驗知識部分,即人類用以組織其經驗的認知興趣。

 

此興趣可以確切地反應人類生活。

 

因為此興趣乃植基於人類理性行動、自我反省與自我決定的能力上。

 

哈伯瑪斯以為人類有三種此類之興趣,即:技術的、實踐的與解放的。

 

此三種興趣發展出三種不同社會媒介為:勞動、互動及權力。

 

此三種媒介又構成三種科學條件,即:實證與分析性科學(empirical-analyticscience)、詮釋性科學(hermeneuticscience)及批判性科學(criticalsceience)。

 

此三種科學能夠系統化地說明基本的人類活動,相當一般所稱之自然科學、文化或社會科學與批判科學。

 

哈伯瑪斯以人類知識構成興趣化解馬克斯論點中關於「科學」與「批判」間的緊張。

 

此等緊張根源於社會實踐活動中之歷史理性與社會理性。

 

哈伯瑪斯認為馬克斯將人類自我形成(self-for-mation)能力化約為勞動,視意識形態批判為自然科學,而視科技進步可導致人類自由。

 

哈伯瑪斯則回到亞里斯多德哲學中之實踐科學上,提出以人類興趣為知識形成之必然基礎,因為興趣植基於文化社會實體中。

 

以興趣為知識類別之指標,顯示知識之主體性,亦闡明知識與人類活動間的關係。

 

哈伯瑪斯提出興趣乃構成人類知識之根本,旨在結合知識主體之反省本質與知識客體之物質特質,以顯示知識之實踐性。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7:43 , Processed in 0.2099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