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道取容】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枉道取容」語出桓寬[鹽鐵論.第十一篇.論儒篇],在這一篇中首先是政府官員(御史)說,行政不能只秉持大原則,有時也要在小事上有些變通,稱為「小枉大直」(見「小枉大直」)。
文學之士於是反駁說,你們所謂之小枉大直,實際上乃是「枉道取容」,即是歪曲道理以求諒解,是秉持正義之士所不肯做的。
文字是:「……君子執德秉義而行,故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孟子曰:『居今之朝,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勢,不能一朝居也。
』寧窮飢居於陋巷,安能變己而從俗化。
闔廬殺僚,公子札去而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
魯公殺子赤,叔眄退而隱處,不食其祿。
虧義得尊,枉道取容,效死不為也。
聞正道不行,釋事而退;
未聞枉道以求容也。」
意思是說:君子永遠秉持德義行事,無論如何艱難困苦,都不改變。
孟子曾說:「身在朝中,若是不能改變風氣,即使成為千乘的強國國君,也不能待上一天。」
就算貧窮到無飯可吃,居於陋巷中,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隨著世俗而動搖。
這些不因外物而改變自己原則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如吳國闔廬殺了吳侯僚,公子季札便不屑於再在朝中住下去,而避居到延陵,表示不贊成。
魯公殺了子赤,叔眄也離開職位,隱居在民間,不再接受公家的俸祿。
對這些君子來說,靠著不守仁義而得到尊榮,或是靠著扭曲自己的原則而得到特殊的權利,都是寧死不做的。
當君子看到正道無法施行時,只聽說他可能辭職離去,但卻沒有聽過他會歪曲自己的原則而以求長官的容許。
總之,儒者對於君子的看法,是「枉道取容,效死不為也」;
而主張鹽鐵專賣的財經官員們卻認為「小枉大直,君子為之」。
兩者的差別在於對「小枉」的看法上,官員認為「小枉」不會違背大直,所以可以做;
儒者認為「枉道求容」,絕對不能做。
從行政的立場說,小枉只是變通的手段;
從儒者的立場說,為了防微杜漸,小枉還是不可以做。
因為小枉做多了,可能只有枉而失去直,把枉做為不得宜的口號來求諒解,就不是為政之道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