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尺直尋】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枉尺直尋」,出於[孟子.滕文公下];
是孟子弟子陳代勸諫老師委屈自己,求見諸侯以行正道的話。
陳代說:「不見諸侯,宜若小然;
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尋。
』宜若可為也。」
陳代因見孟子不願意主動去求見諸侯以求展現自己的志向與抱負,就以志書「枉尺直尋」的比喻來勸諫他,希望孟子可以委屈自己,前往求見諸侯,如果因此獲得行道的機會,理想和抱負就得以發揮。
這就好像只要委屈一尺(枉尺),就可以伸張八尺(直尋,八尺為一尋)一樣,所受的委屈很小,所能發展的卻很大,這樣的屈己以伸道,值得孟子試一試。
但孟子卻有自己的堅持,他舉出孔子以「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兩句話來稱讚齊景公的虞人(守苑囿的小吏),說有志之士,時時不忘固窮守節,即使死在田溝山澗也無所遺憾;
有勇之人,念茲在茲的就是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完全不顧個人生命的死活。
孔子表揚虞人堅守「非其招不往」的志節,孟子藉此表明自己也必須等到諸侯依禮延聘,才肯去見的主張。
孟子指出,人一旦產生「枉尺直尋、屈小伸大」的意念,就會生出許多計謀圖利的心,以圖利之心出發,即使「枉尋直尺、屈少伸多」,還算有利,難道也可以去做嗎?
是說明人必須堅持正道,唯利是圖、屈服於現實而放棄道義,是絕對不可做的事。
繼而孟子又以駕車人王良恥於阿諛射者之事,再次強調自己絕不會為了順遂諸侯之意,而違背正道的決心。
最後並以「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矯正陳代的錯誤觀念;
認為人應當秉持正直無私之心,以矯正那些不合禮的事,如果自己本身都已經偏私不正了,那又如何能正人呢?
從上所述,可見孟子畢生嚴守「脩禮守正、非招不往」的原則,絕不會為了求富貴而歪曲正道,如同朱熹在[孟子集注.卷六]所說的:「古之人寧道之不行,而不輕其去就,是以孟子雖在春秋戰國之時,而進必以正,以致終不得行而死也。
使不恤其去就而可以行道,孔孟當先為之矣。
孔孟豈不欲道之行哉?」
朱熹贊揚孟子終其一生固守正道的堅持與決心;
孟子雖處於天下無道、交相爭利的時代,仍能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同流合汙,即使深盼大道能行於天下,也要嚴正自持,堅忍不屈,行不由徑,如此而得行其道,才是真正的大道,否則寧可保持志節,仍然不失為守道之人。
反之,若先貶抑了自己,就不能堅持道義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