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策略】 DecisionMakingStrategie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育行政人員在做決定時,固然有邏輯的決定歷程及若干決定的模式可以參採運用,但在實際情境中,不宜過度執著於某一模式,應視問題的性質與決定的情境,根據需要採取適當的策略,變通因應。
黃昆輝參考瑞琪(JohnM.Rich)的論述,提出教育行政決定的策略有三:1.適宜性(optionality):所謂適宜性,係指在欲達成組織目標或解決問題的若干變通方案中,選擇一個比較適宜的。
因此適宜性是一種相對的價值、比較的概念,而非絕對的價值、最高的標準。
政策的制定,能達到最高的效果與效率固然理想,但實際上並不太可能。
所以,適當可行的政策,多半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調和。
2.個別累增(disjointedincrementalism):任何大幅度教育改革,在今日制度化的社會體系中並不容易,也不多見。
大幅度的改變,在教育行政組織內部,勢必牽引整體性的變革,易引起抗拒;
在開放社會體系中,恐破壞各次級系統力量的均衡狀態,亦易引起阻力。
所以,教育決策者除非遭遇必須作大幅度變革始能解決的問題外,其餘則宜採取切實可行的個別累增的策略,一小部分改變成功之後,再帶動另一小部分的改變,步步落實,累增效果。
唯此策略不適用於危機之處理及大幅度的教育政策改變,採用時,宜先盱衡全局,再考量局部。
3.減少冒險:有經驗的決策者,在做決定前,會設法對情況更加了解,對政策可能發生的後果更能把握,以降低不確知性(uncertainty)及減少冒險性,其策略如下:(1)參照經驗法則:決策者長年累月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對問題的處理,會產生類化、遷移的作用,應有助益;
(2)請教專家學者:決策者在面臨不確知的情境,或是牽涉到專業性、技術性問題時,最好能請教有關專家學者,以求盡量避免錯誤的決定;
(3)巧放「試探氣球」:可透過間接的非正式的方式,巧妙透露腹案,以探求反應,並有迴旋空間;
(4)實施「輿論調查」:藉輿論調查,測知方案被接受的程度,俾作發展或修正政策方案之參據;
(5)延緩決策:對某一政策方案的後果,尚難預斷之前,而此政策又關係重大時,可延緩決定,避免草率決定,遭致嚴重後果;
(6)評估政策:評估問題的急迫性、價值性、資料是否真實合用、是否有其他更適宜的解決辦法及社會輿論可能的反應等;
(7)減少抗拒:了解抗拒原因,是參與不足?
或不了解政策旨趣?
或價值觀念不同?
或權益遭受侵害?
並針對原因,設法消除。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