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順】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杜順(557~640),即隋唐僧人法順,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華嚴宗之鼻祖;
俗姓杜,雍州萬年(今陝西長安縣)人。
順自少即傳說有種種神異事跡。
清續法〔法界宗五祖略記〕說他甫生三日,「有乳母自來求哺養,滿三月,騰空而去。
孩提時,常於宅後塚上為眾說法,聞者莫不信悟,因名為說法塚。
年十五,代兄統兵勦賊,桶水擔薪,借給十萬軍眾存餘。
一夜潛取諸營所著垢衣,浣淨悉編。
未舉鋒刃,賊寇盡退。
不樂官榮,請歸養親。」
故〔續高僧傳〕把他編入〔感通類〕(卷二十五)。
杜順十八歲時棄俗出家,從因聖寺僧魏珍禪師受持定業;
後在廣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說法。
據〔佛祖統記〕卷二九、三十記載,唐太宗曾詔問:「朕苦勞熱,久而不愈,師之神力,何以蠲除?」
師曰:「聖德御宇,微恙何憂,但須大赦,聖躬自安。」
上從之,疾遂瘳,因賜號曰「帝心」;
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
順遊歷四方說法,弟子有達法師、智儼、樊玄智、動意等,以智儼最為傑出;
據〔華嚴經傳記〕稱,法順於智儼十二歲時向其雙親要求為弟子,並即交付高足達法師教誨(卷四)。
法順為華嚴宗鼻祖,其說始於圭峰宗密;
〔續高僧傳〕並無法順弘傳〔華嚴〕記載,但傳末說:「弟子智儼,名貫至相,幼年奉敬,雅遵餘度,而神用清越,振績京皋。
華嚴、攝論,尋常講說,恆至龕所化導鄉川,故斯塵不絕矣。」
足見他們之間,必有華嚴師承關係。
另外,在〔華嚴經傳記〕中記載有法順令樊玄智誦讀〔華嚴〕勸他修普賢行,亦見法順倡導〔華嚴〕學說可信。
順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在南郊義善寺圓寂,年八十四歲,葬於樊川北原。
著作有〔華嚴法界觀門〕、〔五教止觀〕、〔妄盡還源觀〕等傳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