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交響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5:3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交響詩

 

SymphonicPoem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交響詩,或稱「音詩」(tonepoem)是一種屬於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的管弦樂作品。

 

交響詩的創作以音樂之外的概念(無論是詩意的或寫實的)為基礎,因此交響詩是屬於標題音樂的範疇。

 

通常「交響詩」一詞是用來指陳單樂章的作品,至於多樂章的標題音樂作品則以「標題交響曲」(programsymphony)稱之。

 

德文中「交響詩」(SymphonischeDichtung)一詞,首先用於一八五四年李斯特(F.Liszt,1811~1886)〔塔索〕(Tasso)在威瑪(Weimar)一地的演出。

 

交響詩音樂形式的真正創立,開始於李斯特一系列單樂章作品的創作,這些作品除了〔塔索〕外,尚包括〔登山寶訓〕(Cequ'onentendsurlamontagne)、〔前奏曲〕(Lespréludes)、〔匈奴之戰〕(Hunnenschlacht)等作品。

 

李斯特寫作這些音樂作品的素材除了詩之外,還有戲劇與圖畫等。

 

李斯特這種對音樂的創新,後來引起許多作曲家的迴響。

 

一些作曲家除了繼續以文學、繪畫等其他音樂以外的概念作為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外,還有一些作曲家以國民生活與地方景色為其創作的素材。

 

在後者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司麥塔納(B.Smetana,1824~1884)的六首交響詩〔我的祖國〕(MáVlast)、鮑羅汀(A.Borodin,1833~1887)的〔中亞草原〕(IntheSteppesofCentralAsia)、聖桑(C.C.Saint-Saëns,1835~1921)的〔非洲〕(Africa)、西貝流士(J.Sibelius,1865~1957)的〔芬蘭頌〕(Finlandia)、雷史碧基(O.Respighi,1879~1936)的〔羅馬之泉〕(FontanediRoma)、葛侯菲(Grofé,1892~1972)的〔大峽谷組曲〕(GrandCanyonSuite)等。

 

而創作前類曲子最有名的作曲家則有柴可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聖桑、法朗克(C.Franck,1822~1890)等人。

 

交響詩到了大約一八九五年時又有了新的發展,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以熟練的管弦樂技法來對各種主題進行寫實的描述。

 

理查.史特勞斯比較喜歡使用「音詩」一詞。

 

他的著名管弦樂作品如〔死與變容〕(TodundVerklärung)、〔狄爾的惡作劇〕(TillEulenspiegel)、〔查拉圖斯特如是說〕(AlsosprachZarathustra)、〔唐吉訶德〕(DonQuixote)、〔一個英雄的生涯〕(EinHeldenleben)等,也都是著名的交響詩。

 

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早期還有其他作曲家也從事交響詩的創作,如杜卡斯(P.Dukas,1865~1935)、德布西(C.-A.Debussy,1862~1918)、史特拉汶斯基(I.Stravinsky,1882~1971)、葛希文(G.Gershwin,1898~1937)等人。

 

在浪漫樂派與國民樂派盛行的世代中,交響詩這種描寫性的音樂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音樂表達方式。

 

不過隨著二十世紀新世代的來臨,音樂家對於抽象的音樂形式較音樂中的描寫內容更感到興趣,也因此造成了交響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的退潮。

 

無論如何,交響詩憑其對現實的描述、對人心的激勵、對文學等藝術的謳歌,已足以在音樂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地位。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02:37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