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5 14:01 編輯
【王艮】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王艮(1483~1540)字汝中,號心齋,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台)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九年,卒於世宗嘉靖十九年,享年五十八歲。
艮七歲時受書鄉墊,貧不能竟學,從父營商於山東,常在衣袖中藏有〔孝經〕、〔論語〕〔大學〕等書,達人質難;
雖不能專功於學,然默默參究,以經證悟,以悟釋經,歷有年所,學問大有長進,人莫能窺其涯際。
時陽明巡撫江西,講良知之學,黃文剛(吉安人而寓泰州)聞民之論,詫曰:「此絕類王巡撫之談學也。」
艮即日啟行,以古服相見,至中門舉笏而立,陽明出迎於門外,始入,艮據上座,辯難久之,稍心折,移其座於側,論畢,乃歎口:「簡易直截,民不及也。」
下拜自稱弟子,退而繹所聞,間有不合,悔曰:「吾輕易矣。」
明日入見,且告之悔,陽明以其不輕信從,反加贊許,艮復上座,辯難久之,始大服,遂為弟子如初。
陽明歸越,民從之,來學者多從其指授,已而歎曰:「千載絕學,天啟吾師,可使天下有不及聞者乎!」
陽明以民意氣太高,行事太奇,皆痛加裁抑,及門三日不得見;
及陽明送客出門,長跪道旁曰:「艮知過矣。」
陽明不顧而入,艮隨至庭下,厲聲曰:「仲尼不為己甚。」
陽明方揖之起。
陽明卒,艮迎哭於道,至桐廬,經紀其家而後返。
艮回家後,即開門授徒,遠近皆至;
同門會講者必請其為主席。
艮之學,以悟性為宗,以反己為要,以孝弟為實,以樂學為門,以孔氏為家法,以明學啟後為己任。
黎洲在〔明儒學案〕中指陳:「陽明以下,以辯才推龍谿,然有信有不信;
唯心齋於眉睫之間省覺人最多。」
艮熱心經世,與龍谿同。
王學的狂者精神,則心齋表現得最顯著,其領導下的泰州學派,把這精神作充分發揮,故後人稱泰州學派為王學的左派。
心齋之學首倡樂學主義,所作〔樂學歌〕,為後世所傳誦,其辭云:「人心來自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還知退自覺。
一覺便消除,人心依歸樂。
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
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
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
樂是學,學是樂。
嗚呼!
天下之樂,何如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
在此之前,周濂溪曾教二程尋孔、顏樂處,陽明也說過「樂是心的本體」,而特別提出「樂學」二字作宗旨,則是心齋發明。
照心齋的意思,樂即生機暢遂,一片天機,灑落自在。
這種自得之樂,是超乎富貴利達,通乎貧賤患難之樂,是人心本體之真樂,心齋要將樂和學融成一體,而且這種樂是當下現成,不必安排。
心齋另外又倡「淮南格物說」,認為:「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身與天下國家一物也,格知身之為本,而家國天下之為末。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反已是格物的工夫。
故欲齊、治、平,在於安身。
〔易〕曰:『身安天下國家可保也。』
身未安,本不立也。
如安身者,則必變身敬身,變身敬身者,乃不敢不愛人不敬人,能愛人敬人則人必愛我敬我而我身安矣。
一家愛我敬我別家齊,一國愛我敬我則國治,天下愛我敬我則天下平。
故人不愛我,非特人之不仁,己之不仁可知矣。
人不敬我,非特人之不敬,己之不敬可知矣。
此所謂淮南格物說。」
因心齋曾開講淮南,淮南即指心齋,淮南格物說即指心齋論格物的見解。
〔明儒學案.泰州學案〕載,劉宗周曾說:「後儒格物之說,當以淮南為正。」
心齋認人必修身立本以為天下法,安身即所以安天下國家,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
他這種反己、守身、自尊、自信、赤身承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是很崇高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