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WhatKnowledgeIsWorthMos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係長久以來人文主義學者作為評量課程價值的標準。
在身心二元論中,認為感官困於物性,而心靈則由於其非物質性與精神性而受到重視。
因此,心靈學科用文法、修辭與邏輯等三藝,比需經由感官才能學到的學科如科學及技藝等,較具價值。
十七世紀以來,由於現代科學的蓬勃發展,使衡量學科價值的規準也有所修正。
第一位以功利學說將學科價值做等級排列的學者,為英人斯賓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
斯賓塞發表的論文〔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刊登於一八五七年的〔西敏寺〕(Westminster)雜誌,該文受英國功利主義之影響,並且接受達爾文進化論的主張,而將有助於社會生存的學科活動,做一等級的排列:(1)直接從事自存的活動;
(2)獲取生活上所必需而間接從事自存的活動;
(3)與養育後代有關的活動;
(4)維持正當的社會及政治關係的活動;
(5)與休閒生活有關的活動。
根據以上的主張,斯氏提出兩個批判知識尺度的標準:1.知識的用處是什麼:當時的知識傳授者或教師,僅在一種淡薄而籠統的評斷下,認為知識的求得乃是「趨善避惡」。
但這並無明確的判準,因此斯氏以「自存」的生物觀點,來評判何種知識較能切合有機體的生存所需,能否有利於生存問題的解決,是否能對個體生存活動有用,這些才是知識根本判斷的標準。
2.如何生存:這不僅要顧及到個體的物質方面,也應顧及於其他廣泛的方面。
此即斯氏標榜之「完美生活」,除了有關生存問題外,尚有其他四項活動以為配合。
整體說來,「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最簡單而直接的回答即是「科學」。
這是一切論證的最終裁決。
為了直接自存的活動,最重要的學科是科學;
為了間接自存,即獲取生計的活動,最有價值的知識仍是科學;
為人父母最需妥切的知識亦是科學;
為了使公民活動有所遵循,理想的政治及社會生活,最主要的莫過於科學;
藝術的完美作品及其欣賞,最需要的準備也是科學;
其他訓練,舉凡智力的、道德的與宗教的,最有效的學習還是科學。
本世紀初,美國教育學會的十人委員會所提出的中等教育七項主要原則:基本學科、健康、家庭成員職責、職業、公民、休閒活動與倫理關係,很明顯的是受到斯賓塞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