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芬巴哈,傑克】 Offenbach,Jacques(1819-1880)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舞蹈與人文
人名。
法國作曲家,生於德國科隆,卒於巴黎,十四歲便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後又擔任法蘭西喜歌劇院的大提琴手,及法蘭西劇院音樂指揮。
1855年曾自費經營劇院,除了作曲外還擔任表演經理人,發展小型輕歌劇。
由於他的歌劇取材輕鬆,帶有幽默及時代社會的諷刺性,在拿破崙執政時期又受社會人士之歡迎。
拿破崙跨台後,他受到政治議論之評擊,到美國暫避,後來又返回巴黎,因發表新作《霍夫曼的故事》(LesContesd´hoffmann),再度受到接納及歡迎。
他除了作曲外,也具有經營劇院發掘新人之才華。
他的歌劇風格,擅以輕鬆幽默手法反應時代與社會的現象。
他對喜劇之處理亦得心應手,同時探索法語的節奏性和音樂性。
後代的史特勞斯(J.Straussii,1825-1899)、蘇利文(A.Sullivan,1842-1900)都受其影響。
與舞蹈有關的作品:《小丑理髮師》(ArlequinBarbier,1855)、編舞普拉斯特(Placet,1855)。
《小丑皮耶洛帝》(PierrotClown,1855)、編舞傑克遜(Jackson,1855)。
《在人群中的波尼次奈里》(PolichinelledansleMonde,1855)、編舞布斯拿(W.Busnach,1855)。
《華鐸的牧人們》(LesBergersdeWatteau,1856)、編舞馬休和普拉斯特(Mathieu&Placet,1856)。
《蝴蝶》(LePapillon,1860)、編舞塔伊歐尼和聖喬治(M.TaglioniandI.H.VerneydeSaintGeorges,1860)、海恩德(R.Hynd,1980)。
《美女海倫》(LaBelleHélène,1864)、編舞李欽(D.Lichine,1942)。
《巴黎生活》(LaVieParisienne,1866)、編舞馬辛(L.Massine,1938)、貝嘉(Béjart,1978)。
《俄耳甫斯的地獄之旅》(OrphéeauxEnfers,1874)(俗稱《天堂與地獄》)、編舞巴蘭欽(G.Balanchine,1931)、劉鳳學(LiuFengShueh)《碧濤之舞》(1960)。
《霍夫曼的故事》(LesContesd´hoffmann,1881)、編舞巴蘭欽(1949)、貝嘉(1961)、達勞(P.Darrell,1972)。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