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一謨集小兒則下癲癇三十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3:46: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一謨集小兒則下癲癇三十四

 

 

●錢仲陽曰:小兒發癇,因血氣未充,神氣未實,或為風邪所傷,或為驚怪所觸,亦有因妊娠時七情驚怖所致。

 

若眼直目牽,口噤涎流,肚膨發搐,項背反張,腰脊強勁,形如死狀,終日不醒,則為矣。

 

凡治五癇,皆隨臟治之,每臟各有一獸之形,通用五色丸為主,仍參以各經之藥。

 

發而重者死,病甚者亦死。

 

如面赤目瞪,吐舌嚙唇,心煩氣短,其聲如羊者曰心癇。

 

血虛者用養心湯;發熱飲冷為實熱,用虎睛丸;發熱飲湯為虛熱,用辰砂妙香丸。

 

面青唇青,兩眼上竄,手足攣掣反折,其聲如犬者曰肝癇。

 

肝之虛者,用地黃丸;抽搐有有為實邪,用柴胡清肝散;大便不通,用瀉青丸。

 

面黑目振,吐涎沫,形體如尸,其聲如豬者曰腎癇,用地黃丸,紫河車丸之類。

 

腎無瀉法,故徑從虛治之。

 

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曰肺癇。

 

肺氣虛者,用補肺散;面色萎黃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異功散;面色赤者,陰火上衝於肺也,用地黃丸。

 

面色萎黃,目直腹滿,自利,四肢不收,其聲如牛者曰脾癇,用五味異功散;若面青瀉利,飲食少思,用六君子加木香,柴胡。

 

若發熱抽掣臥,面色光澤,脈浮者,病在腑,為陽證,易治;身冷不搐覆臥,面色黯黑,脈沉者,病在臟,為陰證,難治。

 

凡有此證,先宜看耳後高骨間,若有青脈紋,先抓破出血,可免其患。

 

此皆元氣不足之證也,須以紫河車丸為主,而以補藥佐之。

 

設若泛行剋伐,復傷元氣,則必不時舉發,久而變危,多致不救。

 

又有驚癇,風癇,食癇三種。

 

治驚癇,宜比金丸,茯神丸,錢氏養心湯,辰砂妙香散,清神湯,虎睛丸之類主之。

 

風癇用錢氏牛黃丸,消風丸,星蘇散之類主之。

 

食癇用妙聖丹主之。

 

●薛立齋曰:妊娠若遇驚恐,則必內應於胎,故一月足厥陰脈養,驚則肝有病;二月足少陽脈養,驚則膽病;三月手少陰脈養,驚則心受病;四月名為離經;五月足太陰脈養,驚則脾受病;六月足陽明脈養,驚則胃受病;七月手太陰脈養,驚則肺受病;八月手陽明脈養,驚則大腸受病;九月足少陰脈養,驚則腎受病。

 

是臟腑納氣於丹田,自肝至腎,十經滋養而生,此則胎中所致也。

 

若既生之後,或驚怪所觸,或乳哺失節,或乳母飲食起居,六淫七情,臟氣不平,亦致是證。

 

須察見證屬於何經,更別陰陽,以調補脾胃為主,否則不時舉發,甚至不救。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5 22:56 , Processed in 0.07812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