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傷後壓力疾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18:5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2-9-6 22:56 編輯

創傷後壓力疾患

 

文: 陳俊欽 醫師


事情已經過去了。

但他仍舊無法忘懷。


回想那驚悚之夜,妻兒就在 一公尺 外,壓在彎曲的鋼樑中,么兒伸手向他哭喊著。


他用手撐起上身,一陣劇痛從大腿處傳來,豆大的汗珠涔涔流下,儘管眼眶無比刺痛,他猶自睜大眼,咬緊牙關,使勁吃奶的力氣向前爬,烈焰卻迅速吞噬一切,一陣淒厲的叫聲劃破寂涼的夜空後,終歸寂靜。


他奇蹟式地從瓦斯氣爆現場中生還,只受了點皮肉傷。肉體逃過了一劫,他卻始終停留在那一幕──烈焰騰空,妻女倒臥血泊,么兒從妻子的懷中爬起,掙扎著,淒厲地哭喊著。


他每次閉上眼,那張倉皇無助的眼神,以及死豬般仰躺在火中的妻子與大女兒,就會立刻浮現眼前。


三個月過去了,周遭的一切仍凍結在那剎那,指針彷彿從未劃過任何一分一秒,從未!他吃不下,睡不著,不知冷暖,閉上眼,熊熊烈火漫天燒起,摀住耳,嘶喊聲無情地響了又響。


他工作辭掉了。


朋友不再往來,整天心不在焉,宛如行屍走肉。


他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他最愛的人走了,也帶走了他的心。


他在半夜驚醒,像個廢人般,枯坐到天亮。


他記不住所有約會與工作,想不起最近發生過的任何事。


他把所有傢具都換掉了,他無法忍受任何會勾起過往回憶的事物。


親人問起近況。他頹然俯首,默然不語。


機警的妹妹感到不對勁,硬是帶他到醫院檢查,經過醫師解釋,親友才明白他罹患了創傷後壓力疾患。


一、 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疾患?


創傷後壓力疾患發生在極度的創傷經驗之後。


親人慘死、被強暴、家破人亡、浩劫餘生、戰後歸來等等,都是典型的重大創傷。


像去年發生的921大地震,之後就造成許多人的創傷後壓力疾患。即使事隔已經快一年,仍有不少患者到精神科門診來求助。


至於先前發生的611地震,到底影響如何,則仍有待觀察。


在災難發生後,患者會持續感到害怕、無助,感覺麻木、行屍走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惡夢連連,反覆想到當時的恐怖經過,並逃避所有可能勾起回憶的事物。


倘若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那只能算是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一旦超過一個月,而這些症狀依然沒有緩解的跡象,那就已經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疾患了。


二、 創傷後壓力疾患會有哪些症狀?


主要的症狀包括下列幾點:反覆回想到創傷經過、明顯逃避任何可能勾起痛苦回憶的事物、感覺麻木、持續焦慮。


反覆回想到創傷經過可能以做惡夢的形式來呈現,也可能以一種侵入性的不快圖像、思想、與知覺來表現。


患者往往不斷在夢中回到災難現場,即使從夢中驚醒,痛苦的經驗(例如親人慘死畫面、哀號的聲音等)仍舊會不斷浮現心中。


患者接觸跟痛苦經驗相關的事物時,會立刻焦慮起來。可想而知,患者會逃避所有可能勾起回憶的事物。


連帶著,患者會減低所有的情緒反應、儘可能不去做、不去聽、不去想,對於周遭事物漠然、與別人疏離。

 

儘管如此,焦慮仍舊會持續影響患者。患者可能會失眠、坐立難安、無法集中注意力、暴躁易怒、有如驚弓之鳥般高度警覺。此外,憂鬱也是很常見的症狀。


這些症狀不一定會在創傷經驗後立刻出現,但是通常在六個月內就會陸續出現。


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時,只能視之為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一些人會在一個月內慢慢平靜,恢復正常的生活,但是有些人卻始終無法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這就變成了創傷後壓力疾患。


三、 哪些人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疾患呢?


創傷後壓力疾患的盛行率約有1 ~3 %,至於症狀比較輕微,尚不足以構成疾病的人,盛行率可能更高達5 ~ 15 %。


這顯示了重大傷害經驗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但同時也顯示了:大多數人遇上這類事件時,通常是強忍著,並未尋找正常求助的管道。


重大創傷經驗是創傷後壓力疾患的必要條件,但這不意味,曾經經歷這類事件者,就一定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疾患。據統計,曾經經歷災難事件的人,罹患此症的機率從5%到75%都有。


這顯示了:每個人在面對重大事件時,個體間的精神抗壓度與忍受度差異極大。


通常,原本在人格上即有缺陷,諸如人格疾患者,或者有其他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等,遇到壓力事件時比較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


老人跟小孩也是本症的高危險群。


因為這兩類人的社會資源較少、心理較脆弱、遇到災變時也比較無法應付,所以容易發病。


男女之間的發病率倒沒有顯著的差異。不過,在社經地位較差、鰥寡孤獨者,或是社會孤立、缺乏朋友者,比較容易罹患創傷後壓力疾患。


四、 為什麼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疾患呢?


創傷後壓力疾患的先決條件:在於患者遭遇一個重大的壓力事件。


但人們卻發現:不是每個經歷相同事件的人,都會罹病。就像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有人堅強的活下去,有人卻跳樓自殺了,差異如此之大。


這顯示:人們對抗壓力的能力不足,也是一個發病的重要因素。


可能會影響人們抗壓力的因素,不外乎生理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兩者。


社會心理因素


從認知心理的角度來看:災難事件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看待它。主觀的經驗才是讓我們受創的主因。


每個人都有堅強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倘若對於災難事件,我們有充足的能力來處理,那麼我們受傷的程度就會比較小;倘若災難事件剛好打到我們的要害,那即使是一件不算很大的事情,也會讓我們崩潰。


所以,現在的研究者很強調所謂的:脆弱因子(vulnerability factors)。


童年的創傷經驗、人格障礙症(諸如: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妄想型人格障礙症、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等)、社會孤立、缺乏支持團體、低自尊、自信心不足等等,都會讓人們變得脆弱,遇上重大壓力事件時,就比較容易發生創傷後壓力疾患。


究竟重大壓力事件是怎麼誘發創傷後壓力疾患的?


精神動力學派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人們的生長經驗中,存在著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中充滿著衝突與張力,平時只是被壓抑著,維持一個表面的平靜。


一旦重大壓力事件出現,勾動了這類「潛在地雷」,焦慮與衝突就蜂擁而出,倘若原有的心理防衛機轉無法妥善排解,人們就會焦慮起來,失眠、暴躁、坐立難安都是常見的症狀。


而後為了避免這類焦慮,更多的心理防衛機轉會被加發,人們會試圖去壓抑一切,表現出來就是記憶力差、注意力不佳、感覺麻木,但這樣還是不足以對抗排山倒海而來的焦慮,人們會開始動用逃避的調適策略──躲避所有可能勾起相關聯想的事物。


到最後,連工作也沒辦法做,人際關係無法維持,整個人從日常生活中潰退下來。


行為理論者則提出了制約反應在創傷後壓力疾患中的重大作用。


行為理論者認為:重大事件出現時,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將其他的情境也制約成具有威脅性的刺激(例如:患者被強暴時,歹徒穿著紅衣服,此後,患者看到紅色,就會立刻緊張起來)。


人們為了減輕焦慮,而採取逃避的方式,更擴張了原有的焦慮。到最後,每件事情都具有威脅性,人們也無時不刻活在災害發生當時的陰影底下。


生理因素


一些學者則相信:所謂的脆弱因子不只有社會心理的成份,生理上的先天差異應該也是有影響。研究者透過動物實驗,發現了一些神經傳導物質跟焦慮有莫大的關係。


這類神經傳導物質包括: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內源性鴉片類物質(endogenous opioids)、BZD,除此之外,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的內分泌系統也與之有關。


但詳細的關連到底是如何,目前仍不得而知。


五、 怎樣才能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疾患?


根據第四版的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若要診斷創傷後壓力疾患,必須符合下列幾點條件:


1. 患者經歷一些重大的創傷事件,含有下列兩者要點:


A. 患者經歷、目睹、或面臨一些威脅及自己或他人身體完整性的死亡、或重大傷害事件


B. 這類事件造成患者強烈的害怕、無助、恐懼


2. 患者反覆重臨當時的創傷經驗,包含下列之中至少一項:


A. 患者一再反覆經驗到當時的痛苦,包括:插入性的畫面、思考與知覺


B. 患者一再做著相關的惡夢


C. 患者如同事發當場那般,相同的反應或感受


D. 面對會勾起當時回憶的事件時,患者會有強烈心理上的痛苦


E. 面對會勾起當時回憶的事件時,患者會有明顯生理上的反應


3. 患者持續逃避可能勾起相關聯想的事件,包含下列三項或三項以上:


A. 試圖逃避相關的想法、感覺、與討論及當時的經過


B. 試圖逃避與事發當時相關的活動、地點、人物


C. 無法回憶事發經過時的一些事物


D. 明顯減低興趣、減少各種活動的參與


E. 與別人疏離,格格不入


F. 情緒表現減少(例如:無法感受愛的情緒)


G. 對前途感到悲觀


4. 患者的焦慮度明顯提高,包含有下列至少兩項


A. 難入睡、或容易醒來


B. 易怒


C. 難以保持專注


D. 過度警覺


E. 容易受驚


5. 上述三類症狀總時數超過一個月


6. 這些問題造成患者的重大痛苦、損及其社會、職業功能


通常,症狀會在壓力事件後的六個月內出現,倘若延遲超過六個月,則必須注明為「延遲初發」。


倘若症狀總時數超過一個月,卻少於三個月,則可視為急性創傷後壓力疾患,倘若超過三個月,則變成慢性創傷後壓力疾患。


在診斷的時候,得特別注意一件事:由於重大壓力事件往往造成身體上的損傷,患者也可能會有頭部外傷。當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得先注意是不是腦部傷害造成的。


此外是:一些疾病,如酒精濫用、吸毒、癲癇者,也比較容易遭遇重大壓力事件。


到底誰才是造成焦慮症狀的禍首,我們得分清楚,不能一看到某人出現上述症狀,就想當然耳地說他是創傷後壓力疾患。


舉個例:一個酒鬼酒後駕車,發生車禍,全家喪生,患者的頭部也因為重擊而有腦震盪。


事後,患者出現了創傷後壓力疾患的症狀,此時,這些症狀到底是長期酒精濫用造成的?車禍腦震盪造成的?還是因為全家喪生造成的?


都得仔細去區分,以免誤判。


六、 創傷後壓力疾患該怎樣治療?


面對這類患者,最重要的就是給予支持,鼓勵他去討論當時的情境,讓痛苦發洩出來,不要積在心底,並且教導他重新建立自我、學習怎樣適應新的生活。


當症狀太過明顯時,最好能以藥物立即協助,以免症狀繼續惡化。


至今已經被證實有效的藥物包括:imipramine, amitraptyline, SSRI, MAOI等,此外,trazodone, anticonvulsion, inderal等藥物對於焦慮也頗為有效,但這些 都得由 醫師來處方。


通常,藥物對於憂鬱、焦慮、失眠的療效較好,對於其他的症狀,如:退縮、畏懼、感覺麻木等則比較沒效。


當藥物奏效時,得持續使用一年,以確保藥效的穩固。


但不管怎樣,藥物並不能完全解決患者的傷痛經驗,在急性症狀緩解下來後,得輔以心理治療。


如前所述,支持是最重要的治療方式,但千萬不要建議患者忘掉痛苦的記憶,反而要鼓勵他把痛苦經驗講出來,然後給予溫暖、支持他,患者只要講得越多,心底的痛苦就清的越乾淨。


行為療法可以有助於焦慮與畏懼行為的改善。


一個常見的做法是:先教導患者壓力的處理技巧,諸如肌肉放鬆法等,然後利用回想的方法,讓患者重回到痛苦經驗現場,利用壓力處理技巧來克服當時的痛苦。


此外,認知療法也可以改變患者灰色的想法與不必要的憂慮,有助於排除一些會惡化病情的想法。


總而言之,壓力事件重創了患者的自尊、經驗與安全感,治療時絕對不能不解開這個心結。


我們得一方面利用藥物讓患者安定下來,然後教導患者處理壓力與痛苦的技巧,利用回憶法,讓患者重新體驗當時的痛楚,並利用新學到的壓力處理技巧,慢慢排解當時的恐懼與罪惡感。


創傷後壓力疾患的治療是漫長的,需要旁人愛心與耐心的協助。只有當患者排除完事發剎那的痛苦,重新接納自己,他才有可能從陰影中走出。


七、 創傷後壓力疾患的預後怎樣?


創傷後壓力疾患是一個不易預測的疾病。它可以在重大壓力事件後的一週內出現,也可能延遲到三十年後才發生(很荒謬,但就是真有人如此)。


症狀往往反反覆覆,時好時壞,長期下來,約有三成的患者會完全康復;四成的患者持續受症狀干擾,只是比較輕微;兩成的患者受到中等程度症狀的干擾;也有一成的患者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惡化。


一般來說:症狀發生的越快越急、持續時間短、發病前的社會功能良好、親友支持系統佳、沒有合併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預後會比較好。


而年紀很小或年紀很大的患者,相較下就比較難從創傷陰影中走出來。


(-以上是被列為輕微精神疾病-)


作者簡介

陳俊欽 醫師,台大醫學系畢業,精神科專科醫師,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譯著有:《牛津精神醫學》、《精神醫學精義》;著作有:《臨床精神藥物學》、《急診精神醫學》(以上藝軒)、《戰勝精神分裂症》、《戰勝躁鬱症》、《焦慮也是病嗎?》(以上健康世界)。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小說獎,文章散見中國時報、聯合報、台灣醫師網、元氣早安健康網等。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free99-sky/article?mid=2805&prev=2816&next=2800&l=f&fid=17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1 13:59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