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5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噎膈述古共五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2:4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噎膈述古共五條

 

 

1.[巢氏病源]曰: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

 

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是以成噎。

 

此由憂患所致。

 

憂患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

 

2.張雞峰云:噎膈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者可治。

 

此言深中病情。

 

3.嚴氏云:五膈五噎,由喜怒太過,七情傷於脾胃,鬱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

 

蓋留於咽嗌者,則成五噎,結於胃膈者,則為五膈。

 

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

 

治法宜調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則病無由作矣。

 

4.劉宗厚曰: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

 

大便燥結如羊屎,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

 

有因火逆衝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

 

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

 

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

 

5.陳無擇[三因方]曰:五膈者,思憂喜怒悲也。

 

五噎者,憂思氣勞食也。

 

思膈則中脘多滿,噫則醋心,飲食不消,大便不利。

 

憂膈則胸中氣結,津液不通,飲食不上,羸瘦短氣。

 

喜膈則五心煩熱,口苦生瘡,倦甚體痺,胸痛引背,食少入。

 

怒膈則胸膈逆滿,噎塞不通,嘔則筋急,惡聞食氣。

 

悲膈則心腹脹滿,欬嗽,氣逆,腹中雷鳴,繞臍痛,不能食。

 

憂噎,胸中痞滿,氣逆時嘔,食不下。

 

思噎,心悸喜忘,目視。

 

氣噎,心下痞,噫噦不食,胸背痛,天陰手足冷,不能自溫。

 

勞噎,氣上膈,胸中塞噎,肢滿背痛。

 

食噎,食急多胸中苦痛,不得喘息。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5 10:54 , Processed in 0.09375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