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利用微循環血流偵測正確穴位】
更新日期:2010/11/05 12:41 楊格非/台北報導
許多人都接受過針灸治療,但穴位準確度卻因人而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台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利用微循環血流的測量,來評估穴位針刺或穴位按壓對微循環血流的影響,藉此偵測正確的穴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徐維偵表示,中醫針灸的應用治療在台灣相當普遍,尤其不管健保項目或是自費項目,針灸的應用相當廣泛。
常有女性患者月經前或月經來時有雙腳小腿浮腫現象,針刺陰陵泉、三陰交、太溪等穴位,即可改善小腿浮腫、痠痛。
不過,針灸對於人體生理上的影響及機制為何,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比較客觀的評估方式。
這項臨床研究發現,準確穴位位置具有重要關鍵,不論針刺或按壓穴位,都可使穴位局部微血管擴張,血流增加,而如果針刺在非穴位上,則效果可能較不理想或甚至無效果。
徐維偵表示,針刺穴位、按壓穴位可以減緩交感神經作用,使微血管擴張,心跳速率降低,顯示針刺或按壓穴位可以改變交感神經所影響的心血管疾病,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有治療作用。
徐維偵強調,這次人體試驗結合了醫學工程、中醫臨床,對於傳統中醫科學化研究,建立一個嶄新的科學化評估模式,以此方法延伸出去,未來將繼續研究穴位按摩力道輕重、針灸時間多久、針灸穴位加熱效應等。
徐維偵提醒,民眾如覺最近經常兩腳痠痛或浮腫不耐久走時,可以選擇陰陵泉、三陰交或太溪、承山等穴位作按壓或針灸,解除雙腳痠痛疲勞或浮腫,但請注意穴位的正確性,可多求助於專業醫療人員。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1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