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9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不可發汗証11】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5:35: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不可發汗証11

 

 

脈浮緊,法當身痛,當以汗解。

 

假令尺中脈遲,為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前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宜桂枝湯,不責榮不足,蓋尺脈長大而遲也。此若軟緊而遲,不可汗,宜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桂枝(三分) 生薑(三分) 芍藥(一兩半) 甘草(半兩) 棗(六枚) 飴糖(二合半) 咀,水二升半,煮取九合,去滓,方下飴糖,煎令化。

 

每溫飲一湯盞,日進二三服。

 

尺尚遲,再作一劑,入人參加半兩同煎最良。

 

舊有微溏或嘔者,不用飴糖也。

 

兼治傷寒一二日,胸中悸而煩,及汗後身疼,脈沉遲。

 

又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小建中湯;不瘥,與柴胡湯。

 

(方在和表証中。)

 

龐曰︰凡脈緊,病必無汗,唯濡而緊,病必自汗。

 

勿誤行桂枝,宜建中湯也。

 

脈濡弱,不可發汗,汗則厥而煩躁,不得眠。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不可發汗。

 

龐曰︰諸脈動數微弱,不可發汗。

 

(以上並宜建中湯。若煩躁者,宜竹葉湯。)

 

竹葉湯 治虛煩,病似傷寒,身亦熱而煩躁,頭不痛,身不疼,脈不數者。

 

兼治中,渴吐逆而脈滑數者,及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並宜服之。

 

淡竹葉(半把) 石膏(四兩) 半夏(三分) 人參(半兩) 甘草(半兩) 麥門冬(二兩)粳米(一合,淘過) 細銼,以水五升,煎二升半,米熟去滓。

 

溫飲一盞,日進三服,夜二服。

 

嘔者,加生薑一兩半,不嘔不用。

 

虛煩或嘔吐,脈弦細芤遲,手足微寒,胸滿者,橘皮湯主之,兼治暴煩下利。

 

(方在太陰証中。)

 

四逆不可發汗,發汗則聲嘶,舌萎不得前,言亂睛眩者,命將難全。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

 

血氣微絕,手足不能自溫者,乾薑甘草湯主之。

 

(方在太陰証中。)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瘡家,雖身痛,不可發汗,汗出則 。

 

(以癰瘡家膿血過多。)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出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則吐水。

 

(動者,謂心腹中虛氣動,若誤汗有此証,先宜五苓散三服,方在可水証中。次服竹葉湯,方在前。)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則筋惕肉,此為逆,難治。

 

(但先服防風白朮散,次服建中湯,方在前。)

 

防風白朮散防風(一兩) 牡蠣粉(半兩) 白朮(三分)細末,溫米飲調下二錢,日二三服,汗出續與建中湯。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李根湯主之。

 

半夏(半兩) 桂枝 當歸 芍藥 黃芩 甘草 人參(各一分) 茯苓(三分)粗末,每五錢水二盞,薑三片,甘李根白皮一團,如雞子黃大,煎八分,通口,日三五服。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先服大橘皮湯;得吐止,後服建中湯。

 

大橘皮湯 (亦主手足冷嘔噦。)

 

橘皮(一兩半) 生薑(二兩) 棗(二十四個) 甘草(半兩) 人參(一分) 竹茹(半兩) 咀,水三升,煎一升半,去滓。

 

溫服一盞,食頃再服。

 

不當汗而強汗之,則津液枯槁而死。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2:19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