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 旗魚身長萎縮一半】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10-23 06:01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魚是桌上必備佳餚,但是該怎麼吃才能永續享用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美食呢?
中研院學者呼籲,謹守拒吃不永續漁法、影響生態系主要功能魚種以及多吃友善養殖魚類等,「二不一多」原則。
應多吃吳郭魚、虱目魚
昨天是中研院一年一度院區開放日,吸引近五千民眾扶老攜幼入院參觀。
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在「海洋危機」演講上指出,海洋目前正面臨過度漁業捕撈、棲地破壞、海洋污染以及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海水暖化與酸化危機,例如,一九五○年左右捕獲的旗魚,體長超過人類身高的兩倍;
現今捕獲的旗魚只比人高出一些,魚體明顯縮小了將近一半,正是人類過漁的結果。
陳昭倫呼籲推動「二不一多」飲食文化,首先要拒吃「不永續漁法」所捕獲的魚蝦貝,例如經由毒電炸或流刺網所捕獲的魚,魚翅、大型鮪魚、混獲的吻仔魚也不要吃。
此外,消費者還要拒吃「生態系主要功能性」魚種,如草食性魚種的鸚歌魚、海膽、龍螺等,因為草食性魚類會吃掉大量藻類,提供珊瑚生長空間,維繫生態系。
他鼓勵食用「生態友善養殖」生產出的魚種,如吳郭魚、虱目魚、文蛤、牡蠣等。
因為雜食性的魚在養殖過程不需大量投餌,且台灣是吳郭魚飼養王國,應極力推廣到全世界食用。
引用:http://n.yam.com/tlt/life/201110/201110237374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