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摩天大樓城市-葉門】
葉門共和國(REPUBLIC OF YEMEN)
簡稱:葉門,1990年5月22日
為西南亞國家,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位於阿曼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
1990年5月由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北葉門)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葉門)合併組成。
面積:52萬7,970平方公里
首都:沙那(Sanaa)
宗教:伊斯蘭教
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800美元(2004)
主要出口:石油、咖啡、棉花、皮革。
歷史:
北葉門原來是個王國,在1918年脫離鄂圖曼帝國,1962年發生革命,建立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南葉門原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1967年撤出,成立南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970年,改名為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開始奉行親蘇聯的社會主義。
1990年5月22日,北、南葉門宣布統一,成立葉門共和國。
1994年5月,葉門北、南方領導人在統一等問題上矛盾激化,爆發內戰。
7月內戰結束,南方軍隊失敗,葉門重歸統一。
2006年9月20日,葉門總統選舉舉行。
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當選連任。
2007年3月31日,總統薩利赫任命阿里·穆罕默德·穆賈瓦爾為政府總理。
葉門共有19個省和1個直轄市。
人口:現有1870萬(2002年)。
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
伊斯蘭教為國教,什葉派的宰德教派和遜尼派的沙裴儀教派各佔50%。
葉門也是盛行蘇非派的地方,回回人馬來遲的蘇非派虎夫耶,馬明心的哲合忍耶也是由葉門的納克什班迪派傳授。
經濟:葉門是比較窮的阿拉伯國家。
以農業為主,糧食常不能自給,約1/2依靠進口,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政府重視農業生產,擴大農業貸款,興修水利,以實現糧食、蔬菜、水果自給。
大力開發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
鼓勵發展民族資本。
對外實行開放,注意吸引僑匯和利用外資、外援。
近年,政府致力於減少預算赤字和政府開支,努力控制通貨膨脹,穩定物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極為重視石油的勘探和生產,建國之後既開始開發石油,力圖通過加強和發展生產力以及開發石油和礦產克服經濟危機,並頒布新的投資法和將亞丁市建為自由經濟區,以吸引外資,然而到1998年碰到油價低潮。
油價回升之後,葉門政府嚴控消費,繼續發展基礎工業。
但海灣戰爭帶來的失業、僑匯銳減以及1994年內戰給葉門經濟造成的破壞和損失,仍影響著葉門的經濟發展。
葉門人口增長率高達3.4%,政府開支增長很快。
1995年3月,政府開始實行為期三年的經濟改革計劃,主要內容是減少政府開支,緊縮財政,加強稅收,取消對部分生活必需品的補貼等。
個人補充:
對於咖啡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提到葉門咖啡,很容易就聯想到「摩卡」。
葉門種植咖啡的歷史相當久遠。
到了十七世紀初,葉門的咖啡豆開始由西南端的摩卡港出口到歐洲,歐洲人便將這種摩卡港運銷過來的咖啡豆稱為「摩卡咖啡」。
而與葉門隔著紅海相望的衣索比亞,後來也利用摩卡港外銷咖啡豆,以至於衣索比亞以日曬方式處理的咖啡豆,亦常被視為摩卡。
葉門咖啡的栽種方式仍與五百年前差不多,幾乎都種在高達3000呎至7000呎的山地斜坡上。
由於雨量稀少,必須要靠咖啡樹強勁的保水能力來渡過乾旱期。
惡劣的成長條件,使得咖啡豆顆粒偏小,但硬度相當高。
葉門咖啡的品種也頗複雜,公認的有小豆種的Ismaili與古老的heirloom,還有Adeni與Mattari種。
葉門咖啡屬於日曬處理,果實採收後通常鋪在庭院或屋頂上曝曬,甚至有一部分是讓果實直接在樹上風乾後再採收(這種方式稱為floating)。
乾燥後的果實必須研磨去殼,今日葉門還保留著石磨去殼的古老方式,而石磨則是依靠駱駝或驢子來拉動。
葉門的咖啡產區很多,以Bani Matar(Bany Mattar)省的馬他力(Mattari)所產最負盛名,也是葉門外銷咖啡中品質最高者。
早期肩負外銷重責的摩卡港,其名稱和拼法甚多,如Mocha、Mokka、Moca、Moka、Al-Mocha、Al-Makha……等等。
摩卡港後來因為淤積而廢港,目前改由東方的亞丁港(Aden)及北方的荷得達港(Hodeida)輸出。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fzeF1dudHgBWe9wyftQ-/article?mid=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