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 首發社會融資總量統計】
更新日期:2011/04/15 02:55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旺報【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天公布2011年第1季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首度發布社會融資統計資料,據人行初步統計,今年第1季社會融資規模為4.19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減少3225億元,2010年融資總量則為14.27兆元,占該年GDP比重為35.9%。
由於此一統計口徑較先前沿用的「信貸總量」概念具有更廣泛範圍,在當前通膨壓力下,人行啟用此一統計口徑,不僅將會重新界定流動性,更可能成為未來大陸貨幣政策調控的新指標。
M3、M4也將登場
人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則表示,從2011年第1季開始試公布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後,如果條件成熟,今後將不排除逐月公布社會融資總量。
值得注意的是,據陸媒報導,目前人行已擬定一份徵求意見稿,擬編制和公布社會融資總量以及更大口徑貨幣供應量M3、M4。
其中M3反映存款性公司向實體經濟提供的流動性;M4反映全部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所提供的流動性。
據人行統計,從2002年到2010年,大陸社會融資規模由2兆元擴大到14.27兆元,年均增長27.8%,比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年均增速高9.4個百分點。其中,2010年社會融資規模與GDP之比為35.9%,比2002年提高19.2個百分點。
首季新增貸2.24兆
從結構看,今年第1季人民幣貸款增加2.24兆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524億元,占當季社會融資總量的53.5%,較去年同期降低4.1個百分點,明顯反映大陸今年調控政策的效果。不過,若從3月來看,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794億元,仍較去年同期增加1727億元。
另外,截至2011年3月末,廣義貨幣(M2)供給額為75.81兆元,年增16.6%,比2月末高0.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供給額為26.63兆元,年增15.0%,比2月末高0.5個百分點。
盛松成指出,長期以來,大陸貨幣政策重點監測指標和調控中間目標是M2和新增人民幣貸款。但近年來大陸直接金融發展快速,加上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加等,舊有指標已不能準確反映實體經濟融資規模,因此,以社會融資總量替代信貸指標作為中間目標,將更能符合大陸的融資結構變化趨勢。
以人民幣新增貸款為例,盛松成認為,其在社會融資總量中占比將逐年下滑;他指出,2011年第1季,人民幣新增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比重已由去年的56%降為53.5%,若按這個趨勢發展,今後此一比重應該會低於50%。
盛松成並指出,小額貸款公司家數成長也很快,到目前為止大約3000多家左右,僅今年第1季就增加400多家,新增貸款2400億左右,而如此龐大的資金量,過去是不納入統計的;因此,盛松成表示,僅控制人民幣新增貸款量,已不能完全反映宏觀經濟情形,必須使用社會融資總量來取代,成為新的監測指標。
小靈通
社會融資總量
指的就是一定期間內(每月、季、年),實體經濟活動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包含貸款)總額。以中國人民銀行的定義為例,其社會融資總量就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各項之和。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5/140/2puoy.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