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武曲 於 2012-6-26 21:49 編輯
【湖南省博物館藏傳世玉器擷英】
湖南省博物館收藏有一批傳世玉器,其中不乏時代特徵顯著的精品,本文擇其數件,以供大家鑑賞研究。
圖1 戰國谷紋玉璧
禮器或佩飾件。
直徑11.7厘米,厚0.4~0.5厘米。
碧玉質,有黃白色沁。
扁平圓體,肉大孔小,內外部各飾陰刻弦紋一道,兩弦紋間飾谷紋。
谷紋凸起不高,內外邊緣較寬,兩面紋飾相同。
側邊上刻有“□百八十三”字樣,可知戰國用璧數量之大。
邊殘缺,有裂紋。
該器谷紋是在底面上先打磨出條狀網格紋,然後在其內琢磨出谷紋,因而在器外緣上留下打磨溝痕,外溝痕與內溝痕相對應。
該器製作規整,為戰國晚期的佳作。
玉璧是傳統的玉禮器之一。
《周禮》有“以蒼璧禮天”的記載。
玉璧除作禮器外,還是佩玉,稱為“系璧”。
也作為禮儀或饋贈用品和隨葬用品。
璧是玉器中沿用時間最長的器類,從新石器時代至清代幾乎都使用。
戰國至兩漢為玉璧製作的鼎盛期,玉璧的造型、紋飾、琢工和使用量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工藝精湛,器輕體薄,陰刻、透雕、浮雕俱全。
谷紋是戰國晚期至西漢時期玉璧的典型紋飾,此時的谷紋以淺浮雕或陰刻技法製作,形似發芽的穀粒,象徵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和人們對春天的盼望。
古人以飾谷紋的玉器為祥玉,《國語·楚語》有“玉足以庇蔭嘉穀,使無水旱之災”的記載。
圖2漢代谷紋龍形玉璜
佩飾件。長16.8厘米,寬4.5厘米,厚0.4厘米。
碧玉質,上有黑色小點,微有褐色沁。
扁平弧形,兩面紋飾相同。
兩端透雕龍首,圓眼,上唇上卷,龍角略上翹。
龍身飾陰刻谷紋,谷紋凸起不高,邊緣飾陰線弦紋。
上部中央有一圓孔可供系佩。
璜是一種弧形片狀玉器,是祭祀掌管北方之神的禮器。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玄璜禮北方。”
而考古發掘顯示,絕大多數玉璜不見禮器的用途,而是作為裝飾品或組玉佩中的挂件佩戴在墓主胸腹部,故有“佩璜”之稱。
透雕雙龍首的玉璜在漢代較為常見,造型、紋飾均極其優美。
龍是像徵君子、聖人乃至王者龍德的吉祥物,古人在藝術創作中,也深深傾注了他們崇龍的意向。
圖3明代蝴蝶形玉片
裝飾品。長3.4厘米,寬5.3厘米。
青白玉質地,微有白斑,為明代常見玉材。
器呈片狀.
蝶圓眼外凸,雙翅展開,有多道陰刻線和卷雲紋表示脈絡,翼邊波折,觸鬚向兩邊伸展與翼連接。
上身輪廓用陰線刻劃,尾部有皮囊線7道。
背面無紋飾。
此蝶刻劃比較寫實,蛹狀的軀體,舒展的胸翅尾翼,加上伸展的觸鬚,形象十分逼真。
明清時,蝴蝶成為吉祥題材的重要內容,因為“蝶”與“耋”諧音,耋指年高壽長。
蝴蝶形玉片為明代常見器形,作服飾、嵌飾之用。
引用:http://www.m6789.com/wwdh/wenziindexshow.asp?id=19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