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21 16:2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病者長夏霉天奔走。內踝重墜發斑。下焦痛起。繼而筋掣。及於腰窩左臂。

 

經云。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夫下焦奇脈不流行。內踝重著。陰維受邪。久必化熱爍血。風動內舍乎肝膽。所謂少陽行身之側也。

 

診得右脈緩。左脈實。濕熱混處血絡之中。搜逐甚難。此由濕痹之症。失治。延為痿廢沉 矣。

 

三年病根。非倉猝迅攻。姑進先通營絡。參之奇經為治。考古聖治痿痹獨取陽明。惟通則溜邪可拔耳。

 

鹿角霜 生白朮 桂枝 茯苓 撫芎 歸須 白蒺藜 黃菊花四肢經隧之中。遇天冷陰晦。疼痛拘攣。癰疽瘍潰膿。其病不發。瘍愈。病復至。抑且時常衄鼽。經以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然經年累月。外邪留著。氣血皆傷。其化為敗瘀凝痰。混處經絡。蓋有諸矣。

 

倘失其治。年多氣衰。延至廢棄沉 。

 

當歸須 乾地龍 穿山甲 白芥子 小撫芎 生白蒺藜 酒水各半泛丸從來痹症。每以風寒濕三氣雜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乎暑 外加之濕熱。水穀內蘊之濕熱。外來之邪。著於經絡。內受之邪。著於腑絡。故辛解汗出。熱痛不減。余以急清陽明。而致小愈。病中復反者。口鼻復吸暑熱也。

 

是病後宜薄味。使陽明氣爽。斯清陽流行不息。肢節脈絡舒通。而痿痹之根盡拔。至若溫補而圖速效。又非壯盛所宜。

 

人參 茯苓 半夏 廣皮 生於朮 枳實 川連 澤瀉 竹瀝薑汁泛丸風濕腫痹。舉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劇。不明先因勞倦內傷也。

 

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參朮益氣。佐以風藥。氣壯托出其邪。痛斯止矣。

 

病患自云。手足如墮如無。詎非陽微不及行乎四末乎。此皆誤治。致參藥過費耳。

 

人參 生於朮 黃 歸身 肉桂 炙草 煨薑 南棗風濕客邪留於經絡。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觸犯。不拘一處。古稱周痹。

 

且數十年之久。豈區區湯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緩攻。

 

蜣螂蟲 全蠍 地龍 穿山甲 蜂房 川烏 麝香 乳香 以無灰酒煮黑大豆泛丸左脈弦大。面赤痰多。大便不爽。此勞怒動肝。令陽氣不交於陰。陽維陽二脈無血營養。內風爍筋。跗HT 痹痛。暮夜為甚者。厥陰旺時也。

 

病在脈絡。

 

金斛 晚蠶沙 漢防己 黃柏 半夏 萆 大檳榔汁冬月溫暖。真氣未得潛藏。邪乘內虛而伏。因驚蟄節。春陽內動。伏氣乃發。

 

初受風寒。已從熱化。兼以夜坐不眠。身中陽氣。亦為泄越。醫者但執風寒濕三邪合成為痹。不曉病隨時變之理。羌防葛根。再泄其陽。必致增劇矣。

 

焉望痛緩。

 

議用仲景木防己湯法。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片薑黃 杏仁 桑皮煩勞鬱勃之陽。變現熱氣內風。內經以熱淫風消。必用甘寒。前議謂酒客不喜甘味。且痰多食少。亦忌甘膩滋滯。用清少陽膽熱者。酒氣先入肝膽也。

 

酒汁濕著。腸胃受之。理腸以通胃。胃腸氣機流行。食加。滑泄頗膩。今者氣熱。當午上冒。經絡痹痛。亦減於平日主以和陽甘寒。宣通經脈佐之。

 

童桑 羚羊角 天門冬 枸杞子 白蒺藜 丹皮 茯苓 霍山斛 共熬膏辛香走竄。宣通經隧壅結氣分之濕。有卻病之能。無補虛之益。大凡藥餌。

 

先由中宮以布諸經。中焦為營氣之本。營氣失養。轉旋自鈍。然攻病必藉藥氣之偏。朝夕更改。豈是去疾務盡之道。另於暮夜進營養一帖。

 

人參 茯苓 桂枝木 炙草 當歸 炒白芍 南棗周禮采毒藥。以供醫事。蓋因頑鈍沉痼著於驅殼。非臟腑虛損。故必以有毒攻拔。使邪不留存。凝著氣血。乃效。既效矣。

 

經云。大毒治病。十去其五。當此只宜愛護身體。勿勞情志。便是全功道理。愚人必曰。以藥除根。不知天地之氣有勝有復。人身亦然。穀飲養生。可御一生。藥餌偏勝。豈可久服。不觀方士煉服金石丹藥。疽發而死者比比。

 

何首烏 黑芝麻 桑枝 桂枝湯泛丸用養肝血熄風方。右指仍麻。行走則屈伸不舒。戌亥必心熱煩蒸。想前法不效。杞歸辛溫。陽動風亦動矣。

 

議去辛用咸。若疑慮途次瘧邪未盡。致脈絡留滯。兼以通逐。緩攻亦妙。

 

熟地 龜膠 阿膠 秋石 天冬 麥冬 五味 茯神 密丸晨服桃仁 穿山甲 乾地龍撫芎 歸須 丹皮 紅花 沙苑 香附汁丸夜服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氣腹滿。小腹堅。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體麻木。不得移動。不食不寐。煩則汗出。病機多端。無縷治成法。思冷濁竊踞。陽微不行。為痞塞之象。二氣既乖。豈可忽略。引仲景少陰例。急進通陽為要。議用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去須蔥白 淡乾薑 生炮附子 人尿豬膽汁調下脈弦右大。弦則為飲。大則胃陽已虛。緣操持縈思。積勞陽虛。致不飢不食。

 

勉納食物不運。 怒兼以夜臥不安。多寤少寐恍惚中心 懊。忽而腹鳴氣震。

 

四肢筋骱。痿弱無力。起病時晨必寒痙。足跗微冷。按是脈症有年。陽虛為本。而痰飲氣逆。因虛而聚。夫虛則生寒。實則生熱寢食不安。將及半載。已交四之氣中。長夏濕土乘侮脾胃。慮及肌腫腹脹。故周身束筋利機。陽明胃脈是賴。閱醫藥。氣血淆混。寒熱互投。不以陰陽偏著。調理宜乎不應。議通補理胃陽為主。疏肝為輔。氣宣陽蘇。何慮痰濁之蒙昧。以茯苓飲法減術。合薛氏星附六君子意。

 

人參 茯苓 香附 蘇梗 白附 半夏 薑汁 陳皮周身掣痛。頭不可轉。手不能握。足不能運。兩脈浮虛。浮雖風象。而內虛者。

 

脈亦浮而無力。以脈參症。當是勞倦傷中。陽明不治之候。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束筋骨而利機關。陽明不治。則氣血不榮。十二經絡無所稟受而不用矣。

 

衛中空虛。營行不利。相搏而痛。有由然也。

 

法當大補陽明氣血。不與風寒濕所致成痹者同治。

 

人參 黃 歸身 甘草 桂枝木 秦艽 白朮長夏濕痹。經脈流行氣鈍。兼以下元脈絡已虛。痿弱不能走趨。脊膂常似酸楚。大便或結或溏。都屬肝腎奇經為病。蓋必佐宣通脈絡為正治法。倘徒呆補。夏季後必滋濕擾。須為預理。

 

肉蓯蓉 小茴香 巴戟天 歸身 遠志 鹿角霜 桑椹子 生茅朮 茯苓 熟地金毛狗脊 煎膏和丸脈微而澀。微為陽氣虛。澀為陰血傷。去冬已下肢獨冷。步趨無力。高年內乏藏納之司。入夏身動加喘。肉腠麻痹若蟲行。此真陽失蟄。胃陽失護。生生意少。豈攻病藥石所宜。喻嘉言先生所謂大封大固。莫令真陽泄盡而暴脫。皆為此也。

 

錄嚴氏三因方。

 

人參 白朮 附子據述緣季秋外邪變瘧。延及百日始愈。凡秋瘧。是夏月暑濕熱內伏。新涼外觸。引動伏邪而發。俗醫但知柴葛解肌。暑濕傷在氣分。因藥動血。血傷攣痹。

 

筋熱則弛。筋寒則急。遂至釀成痿痹難效症。

 

當歸身 桑寄生 生虎骨 枸杞子 川撫芎 沙苑蒺藜血傷驟加驚恐。氣鬱熱升風旋。清神受蒙為厥。凡厥皆隸厥陰。今左股麻痹。忽爽忽迷。皆肝膽中相火內風。未得寧靜。病延數日。左脈小濡。熱勝。津液暗傷。不宜純與攻滌苦寒。經旨以肝為剛臟。與胃腑對待。柔緩濡潤。陽和液復。可免癇症。

 

鮮生地 石菖蒲 柏子仁 阿膠 天冬 茯神偏枯症。風論云。邪中五臟六腑之俞穴。各入門戶為病。則四肢不舉。然陽主左而陰主右也。

 

又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此外感之邪。或營衛皆虛。邪乘虛入。或虛風內動。皆有之。醫者治之。當補正以逐邪。未可逐邪而罔顧本元。然治之之法。以陽明為主。

 

生 白芍 當歸 防風 續斷 萆 蠶砂 橘紅 虎骨 秦艽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9 ... 2%BE%E8%8F%AF/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1:32 , Processed in 0.14942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