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6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21 16: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風

 

中風

 

今年風木司天。春夏陽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勞憂思。以致五志氣火交並於上。肝膽內風鼓動盤旋。上盛則下虛。故足膝無力。肝木內風壯火。乘襲胃土。

 

胃主肌肉。脈絡應肢。繞出環口。故唇舌麻木。肢節如痿。固為中厥之萌。觀河間內火召風之論。都以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最合經旨。折其上騰之威。使清空諸竅。毋使濁痰壯火蒙蔽。乃用藥之權衡也。

 

至於頤養工夫。寒暄保攝。尤當加意於藥餌之先。

 

金石斛 化橘紅 北秦皮 草決明 冬桑葉 白蒺藜 嫩鉤藤 生白芍又 前議苦辛酸降一法。肝風胃陽已折其上引之威。故諸症亦覺小愈。雖曰治標。正合歲氣節候而設。思夏至一陰來復。高年本病。預宜持護。自來中厥。最防於暴寒驟加。致身中陰陽兩不接續耳。議得攝納肝腎真氣。補益上虛本病。

 

九制熟地 肉蓯蓉 生虎脛骨 淮牛膝 製首烏 川萆 川石斛 赤白茯苓 柏子霜 黑 豆皮立冬後三日。診得左脈小弦動數。右手和平略虛。問得春夏平安。交秋後有頭暈。左目流淚。足痿無力。不能行走。舌生紅剌。微咳有痰。此皆今年天氣大熱已久。熱則真氣泄越。虛則內風再旋。經言痿生大熱。熱耗津液。而舌剌咳嗽流淚者。風陽升於上也。

 

上則下焦無氣矣。

 

故補肝腎以攝納腎氣為要。而清上安下。其在甘涼不傷脾胃者宜之。

 

製首烏 杞子 天冬 茺蔚子 黃甘菊 黑 豆皮 茯苓 川石斛 虎骨膠離愁菀結。都系情志中自病。恰逢冬溫。陽氣不潛。初交春令。陽已勃然變化。內風游行擾絡。陽但上冒。陰不下吸。清竅為蒙。狀如中厥。舌喑不言。劉河間謂將息失宜。火盛水衰。風自內起。其實陰虛陽亢為病也。

 

既不按法論病設治。

 

至驚蟄雷鳴。身即汗泄。春分氣暖。而晝夜寤不肯寐。甚至焦煩。迥異於平時。何一非陽氣獨激使然耶。夫肝風內擾。陽明最當其沖犯。病中暴食。以內風消爍。

 

求助於食。今胃脈不復。氣愈不振。不司束筋骨以利機關。致鼻準光亮。肌肉浮腫。考古人虛風。首推侯氏黑散。務以填實腸胃空隙。庶幾內風可息。奈何醫者不曰清火豁痰。即曰膩補。或雜風藥。內因之恙。豈有形質可攻。偏寒偏熱。皆非至理。

 

生牡蠣 生白芍 炒生地 菊花炭 炙甘草 南棗肉嗔怒動陽。恰值春木司升。厥陰內風乘陽明脈絡之虛。上凌咽喉。環繞耳後清空之地。升騰太過。脂液無以營養四末。而指節為之麻木。是皆痱中根萌。

 

所謂下虛上實。多致巔頂之疾。夫情志變蒸之熱。閱方書無芩連苦降。羌防辛散之理。肝為剛臟。非柔潤不能調和也。

 

鮮生地 元參心 桑葉 丹皮 羚羊角 連翹心脈濡無熱。厥後右肢偏痿。口 舌歪。聲音不出。此陰風濕晦中於脾絡。加以寒滯湯藥。蔽其清陽。致清氣無由展舒。法宗古人星附六君子湯。益氣仍能攻風祛痰。若曰風中廉泉。乃任脈為病。與太陰脾絡有間矣。

 

人參 茯苓 新會皮 香附汁 南星薑汁炒 竹節白附子薑汁炒痛從腿肢筋骨。上又腰腹。貫於心胸。若平日經來帶下。其症亦至。此素稟陰虧。衝任奇脈空曠。凡春交。地中陽氣升舉。虛人氣動隨升。絡血失養。諸氣橫逆。面赤如赭。飢不欲食。耳失聰。寤不成寐。陽浮脈絡交空顯然。先和陽治絡。

 

細生地 生白芍 生鱉甲 生龜甲 生虎骨 糯稻根 滋腎丸脈弦小數。形體日瘦。口舌麋碎。肩背掣痛。肢節麻木。膚腠瘙癢。目眩暈。耳鳴。已有數年。此屬操持積勞。陽升內風旋動。爍筋損液。古謂壯火食氣。皆陽氣之化。先擬清血分中熱。繼當養血。熄其內風。安靜勿勞。不致痿厥。

 

生地 元參 天冬 丹參 犀角 羚羊角 連翹 竹葉心年歲壯盛。腕有氣瘕。噯噫震動。氣降乃平。流痰未愈。睪丸腫硬。今人夜將寐。少腹氣衝至心。竟夕但寤不寐。頭眩目花。耳內風雷。四肢麻痹。肌腠如剌如蟲行。此屬操持怒勞。內損乎肝。致少陽上聚為瘕。厥陰下結為疝。衝脈不靜。脈中氣逆混擾。氣燥熱化。風陽交動。營液日耗。變亂種種。總是肝風之害。非攻消溫補能治。惟以靜養。勿加怒勢。半年可望有成。

 

阿膠 細生地 天冬 茯神 陳小麥 南棗肉頭痛神煩。忽然而至。五行之速。莫如風火。然有虛實內外之因。非徒發散苦寒為事矣。

 

如向有肝病。目疾喪明。是陰氣久傷體質。今厥陰風木司天。春深發泄。陽氣暴張。即外感而論。正內經冬不藏精。春病必溫。育陰可使熱清。大忌發散。蓋陰根久傷。表之再傷。陽劫陰液。仲景謂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矣。

 

余前主阿膠雞子黃湯。佐地冬壯水。芍甘培土。亟和其厥陽沖逆之威。咸味入陰。

 

甘緩其急。與內經肝病三法恰合。今已入夏三日。虛陽倏上。煩躁頭痛。當大滋腎母以蘇肝子。補胃陰以杜木火乘侮。旬日不致反復。經月可望全好。

 

人參 熟地 麥冬 天冬 龜膠 阿膠 五味 茯神此痿厥也。

 

蓋厥陰風旋。陽冒神迷則為厥。陽明絡空。四末不用而為痿厥。

 

午後黃昏。乃厥陰陽明旺時。病機發現矣。

 

凡此皆屬絡病。金匱篇中有之。仲景云。諸厥宜下。下之利不止者死。明示下降之藥。皆可止厥。但不可硝黃再傷陰陽耳。但積年沉 。非旦夕速效可知矣。

 

活鱉甲 真阿膠 方諸水 鮮生地 元參 青黛平昔腸紅。陰絡久傷。左脅下宿瘕。肝家風氣易結。形瘦面青。陰虛陽氣易冒。血絡不得凝靜。諸陽一並。遂為厥。沖氣自下犯胃為呃。症似蓄血為狂。奈脈細勁。咽喉皆痛。真陰枯槁之象。水液無有。風木大震。此剛劑強鎮。不能息其厥冒耳。

 

生雞子黃 真阿膠 淡菜 龜板 熱童便脈上左部稍振。水虧。木中風動。左牙痛。蓋風從內旋。乃陽之化風。只以春深地氣上升之候。多升少降。無非下元不司收納。虛症何疑。況因目恙。頻用韭子煙熏。查本草藥性。辛辣升騰助陽。孫真人於遺濁用之。藉其升陽以涵陰。更無漏泄耳。今痱中八日。聲音漸振者。乃精氣略有寧靜。裡竅略有靈機。是順境也。

 

乃不明此理。仍用辛以泄氣。加人參亦是清散上焦之藥。以肝腎藏虛在於至陰。若再投辛以傷其陰。必致虛症峰起。焉望其向安。倘必以上有火熱。古稱實火宜清。虛火宜補。溫養柔和。與溫熱剛燥迥異。幸勿疑訝。

 

生地 川斛 麥冬 茯神 阿膠 女貞子脈左細數而勁。右數大而虛。此腎精肝血內虧。水不涵木。陽挾內風。暴起莫制。指臂拘攣。口目 邪在左。蓋肝風陽氣從左而升。沖氣撞心。消渴暈厥。仲景列於厥陰篇中。凡肝屬陰木。必犯胃之陽土。飲食熱氣入胃。引動肝腸。即病發矣。

 

此恙已六七年。陰損已極。必屏絕俗擾。怡悅情懷。然後滋養堪固其陰。必有小效。無期速功。

 

炒松熟地 陳阿膠 大淡菜 萸肉 五味 芡實 金櫻子粉右瘓。舌喑。足痱。頭重。面載陽。呵欠。微呃。診脈小濡而緩。此腎納失司。肝風震突。但病起耳後暴腫。必兼溫熱客氣。清上輕揚。腫勢頗減。七日以來。當陰陽經氣一小周天。不必以時邪引病為惑。昔河間宣明方論中。謂舌強難言。其咎在乎舌下經脈不主流動。以腎脈縈及舌本耳。其主地黃飲子。取意濁藥清投。

 

機關漸靈。並無礙乎上氣痰熱。仿此法。

 

熟地 肉蓯蓉 遠志 川石斛 茯神 枸杞子 牛膝 石菖蒲年前肝風眩暈。主以涼血分利陽熄風。一年未發。今歲正月春寒。非比天暖開紲。此番病發。必因勞恐觸動情志。至於嘔逆。微冷倏熱。交丑寅。漸作耳鳴咽痹。食納久留脘中。想少陽木火盛於寅。膽脈貫耳。犯逆之威。必向陽明。而後上憑諸竅。脈右澀大。胃逆不降。食味不甘。而脘中逆亂。熏蒸日熾。營血內耗。無以養心。斯寢不肯寐。心搖蕩漾。有難以鳴狀之象。今頭重脘痹。全是上為木火升騰。阻遏清陽。前方滋清。血藥居多。必不奏功。今議湯劑。方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然湯宜小其制度。以久病體虛。初春若此。冬藏未為堅固可知。其丸劑。界以局方龍薈丸。暫服半月再議。

 

連翹 黑梔皮 羚羊角 鮮菊葉 紫菀 鬱金 大杏仁 土栝蔞皮 鮮菖蒲根粵東地卑多濕。陽氣多紲。宦游十載。恰已五旬。中年二氣。不及壯盛堅固。

 

眩暈汗出。乃陽不潛藏。變化內風。擾動虛靈所致。內經藏象謂腎為根本。左右有二。蓋一陰一陽。互相交紐。水中有火。為生生化育。惟藏蓄不露。斯永年無病。

 

而肝為腎子。母氣既衰。水不生木。肝屬風藏。內風乘龍雷相火。迅速飛騰。陡升莫制。每慮仆中之累。是皆內因之症。自述熱起脊背。直至巔頂。清之補之無效。

 

未免藏陰內乏。陽氣獨升之旨。古人以腎藏內寓真陽。非溫不納。肝藏內寄相火。非清不寧。用藥之法。填實精氣。以固其下。佐咸味以達之。兼氣重以鎮之。介類以潛之。酸味以收之。復入滋清以涼肝。引之導之。浮陽內風。勿令鼓動。

 

熟地 北五味子 萸肉 磁石 青鹽 瑣陽 龜板 茯神 湘蓮 天門冬 豬脊筋張石頑治春榜趙明遠。平時六脈微弱。己酉九月。患類中風。經歲不痊。邀石頑診之。其左手三部。弦大而堅。知為腎藏陰傷。壯火食氣之候。且人迎斜內向寸。又謂三陽經滿溢入陽維之脈。是不能無顛仆不仁之慮。右手三部浮緩。

 

而氣口以上微滑。乃痰沫壅塞於鬲之象。以清陽之位。而為痰氣占據。未免侵及心主。是以神識不清。語言錯誤也。

 

或者以其神識不清。言語錯誤。口角常有微涎。目晴恆不易轉。以為邪滯經絡。而用祛風導痰之藥。殊不知此本腎氣不能上通於心。心藏虛熱生風之症。良非燥藥所宜。或者以其小便清利倍常。以為腎虛而用八味壯火之劑。殊不知此症雖虛。而虛陽伏於肝藏。所以陽事易舉。飲食易飢。又非益火補陰藥所宜。或者以其向患休息久痢。大便後。常有痰紅漬沫。而用補中益氣。殊不知脾氣陷於下焦者。可用升舉之法。此陰血久利之余疾。有何清氣在可升發乎。若用升柴升動肝腎虛陽。鼓激鬲上痰飲。能保其不為喘脹逆滿之患乎。是升舉藥不宜輕服也。

 

今舉河間地黃飲子。助其腎。

 

通其心。一舉而兩得之。但不能薄滋味。遠房室。則藥雖應病。終無益於治療也。

 

惟智者善為調攝為第一義。

 

熟地 巴戟天 蓯蓉 山萸肉 茯苓 薄荷 淡熟川附 肉桂 五味子 麥冬 川石斛 遠志 鮮石菖蒲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9 ... 2%BE%E8%8F%AF/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3:44 , Processed in 0.18750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