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三才 於 2013-7-5 08:08 編輯
【漢語大詞典●姦】
①[jiānㄐㄧㄢ]
[『廣韻』古顔切,平刪,見。]
亦作“姧”。
亦作“奸”。
1.奸邪;
罪惡。
『書·堯典』:“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棄德崇姦,禍之大者也。”
『漢書·趙廣漢傳』:“郡中盜賊,閭里輕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請求銖兩之姦,皆知之。”
宋葉適『福建運使直顯謨閣少卿趙公墓志銘』:“大胥結臺省吏,弄權自恣,公列其姦,械送府。”
2.指外亂。
『左傳·成公十七年』:“臣聞亂在外爲姦。”
『國語·晉語六』:“亂在內爲宄,在外爲姦。”
一說指內亂。
見『楚辭·劉向〈九歎·惜賢〉』“盪渨涹之姦咎兮”漢王逸注。
3.歹徒;
惡人。
『左傳·昭公九年』:“先王居檮杌於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姦,居於瓜州。”
漢桓寬『鹽鐵論·刑德』:“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姦也。”
『新唐書·忠義傳序』:“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
4.指凶惡之物。
『楚辭·招魂』:“天地四方,多賊姦些。”
朱熹集注:“賊,害也;姦,惡也。即上所言虎豹之等也。”
5.奸淫;
私通。
『左傳·莊公二年』:“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禚,書姦也。”
『孔叢子·陳士義』:“或曰李由母姦,不知其父,不足貴也。”
『漢書·夏侯嬰傳』:“傳至曾孫頗,尙平陽公主,坐與父御婢姧,自殺,國除。”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羅祖』:“官疑其因奸致殺,益械李及妻。”
6.盜竊。
『左傳·文公十八年』:“竊賄爲盜,竊器爲姦。”
孔穎達疏:“盜人器用,謂之爲姦。”
『淮南子·氾論訓』:“越城郭,踰險塞,姦符節,盜管金,簒弑矯誣,非人之性也。”
高誘注:“姦,私;亦盜也。”
7.偽;
虛假。
『逸周書·常訓』:“遂僞曰姦。”
『左傳·僖公七年』:“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姦終之,無乃不可乎?”
唐韓愈『唐故河東節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鄭儋>拜京兆高陵尉,考府之進士,能第上下,以實不姦。”
8.指偽造、仿制。
漢王充『論衡·對作』:“孔子徑庭麗級,被棺斂者不省;劉子政上薄葬,奉送藏者不約;光武皇帝草車茅馬,爲明器者不姦。何世書俗言不載,信死之語汶濁之也!”
9.狡黠;
刁滑。
唐王建『宮詞』之七六:“鸚鵡誰教轉舌關,內人手裏養來姦。語多更覺承恩澤,數對君王憶隴山。”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別人且當不起,巫娘子是吃醋也酸的人……如何當得?眞是由你奸似鬼,喫了老娘洗腳水。”
秧歌劇『大家好』:“我是說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
參見“姦民”。
10.歹,壞。
淸秋瑾『精衛石』第五回:“幷未見彼子人何若,學問行爲好與奸。”
11.出賣國家、民族和集團利益的人。
如:漢奸;
內奸。
姦②[ɡānㄍㄢ]
同“奸”。
|